-
个人作品
中国农业大学困难新生可缓交学费
2018年8月27日,今年,中国农业大学迎来3200多名本科新生,其中,通过国家和高校专项录取353人,人数达到历年最高。学校在网上迎新系统中首次推出“缓交学费”选项,将绿色通道前延至“寒门学子”家门口。该校在送给困难新生的礼包中还新增共享单车季卡和国家大剧院门票。为了便于贫困学子入学报到,农大学生资助中心把“绿色通道”延至学生家中,尝试让学生利用网上迎新系统提交缓交学费申请。
北京日报社2018-08-27 -
个人作品
重返宁夏西海固
2018年8月20日,宁夏西海固地区常年干旱缺水,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马莹莹的父母靠种地、养羊供养着一家人,每年收获的小麦、土豆除了自家留的口粮,全年收入也就一千多块钱。对于马莹莹以及这里绝大多数想上学的孩子来说,上中学就是赚了,上高中是梦想,上大学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2010年,本报新闻目击栏目报道了马莹莹艰辛上学路的故事,来自北京的李媛夫妇决定资助她继续上学。去年,坚强而又努力的马莹莹以500多分高考成绩被宁夏大学录取,完成了当年那个奢侈的梦想。如今,马莹莹一家人响应移民政策,从大台村搬迁至红寺堡的移民新村,虽然“每人一亩地”的政策还没落实,但毕竟孩子们上学方便了许多。暑期打工结束后,即将返回银川上学的马莹莹在资助人帮助下,重回没剩几户人家的大台村,用手机视频连线,让父母看看老家现在的样子。
北京日报社2018-08-20 -
个人作品
内蒙古140公斤重南瓜运抵北京
2018年8月9日,昨天,一个重达140公斤的巨型南瓜从内蒙古贫困地区察右前旗玫瑰营镇“京蒙瓜果产业园区”运抵海淀区车客家园社区连锁店,内蒙古乌兰察布扶贫农产品走进社区便民店的销售活动随之启动。
北京日报社2018-08-09 -
个人作品
甘南藏区足球学校
2018年7月23日,七月甘南,细雨蒙蒙。碌曲县尕海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群孩子在并不平整的草地上带球奔跑。其间,还有一位高个小伙子为孩子们现场指导,从带球到跑位。小伙子叫许湛,曾经留洋德国的他前些年因伤退役,现在是北京市东方泽苑足球俱乐部的教练。这一次,他与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的几名医疗专家志愿者一起,来到尕海中心小学。医疗专家为学校所有的孩子做先心病筛查,许湛则专程从北京带来包括100个足球、200套服装和学习用具,共计三万元物资,为这里的孩子们增添一份快乐。
北京日报社2018-07-23 -
个人作品
行走中国公益俱乐部五周年回顾
2018年7月20日,2018年“山里孩子爱北京“夏令营活动结营仪式暨行走中国公益俱乐部五周年回顾昨天举办。“行走中国、热爱生活”。在过去12年里,俱乐部共组织了100余次活动,足迹涉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伴随着行走,驴友们自发地,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公益活动,并逐渐形成了“播种者支教行动”和“公益夏令营活动”两大品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山里孩子爱北京”公益夏令营开始于2015年,通过组织贫困山区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到首都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为小朋友们建立起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平台。
北京日报社2018-07-20 -
个人作品
丰台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搭台
2018年7月20日,丰台区为扶贫协作地区农副产品搭台,将数十种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引入北京市场,丰富北京人的餐桌。图为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湖北厅北京市民前来“尝鲜”特色农产品。
北京日报社2018-07-20 -
个人作品
不忘初心回望甘南大型医疗公益活动
2018年7月8日,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人民医院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胡永生来到病房,看望小病号丹增南杰。来自全国200余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专家、爱心志愿者共800余人,抵达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开启为期一周,以“不忘初心,回望甘南”为主题的“2018“同心·共铸中国心”甘南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今年正值“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开展十周年,该项目在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医疗健康和脱贫帮扶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以“增进各族群众健康福祉、助力脱贫攻坚头号工程”为目标,摸索出一条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健康公益新道路。
北京日报社2018-07-08 -
个人作品
北京的情谊永远温暖和田
2018年7月3日,和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距离北京超过4000公里。自1997年3月以来,北京对口支援和田建设,如今已有21载。这21年里,一批批北京援疆建设者们克服艰苦的自然条件,倾心注力,使和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医疗和教育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厂房、学校、医院不断建成,人民脱贫、孩子受教育、伤病得救治北京干部们与和田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情谊,北京爱心人士与社会力量的加入,让和田人民感受到了来自北京的温暖。
北京日报社2018-07-03 -
个人作品
内蒙古农特产集体进京展销
2018年7月2日,30家来自内蒙乌兰察布的农特产企业集体进京,今起在国瑞城购物中心展销包括冷凉蔬菜、草原牛羊肉及制品、马铃薯、乳制品、老字号卓资山熏鸡、丰镇月饼、高原冷榨亚麻籽油、高原面粉、绿色杂粮、散养鸡、散养鸡蛋、高原察尔湖淡水鱼、草原葵花籽、羊绒制品等50个大类200多个品种。乌兰察布市是北京市对口支援边疆贫困地区,地处北京正北方300公里,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287万,农牧业是支柱产业。乌兰察布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展销会实现农产品销售与扶助贫困农户对接农产品销售与北京年货市场供应对接农产品销售与京蒙帮扶对接。
北京日报社2018-07-02 -
个人作品
爱在大凉山
2018年6月26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四川的大凉山首先要解决的是脱贫问题。但在当地人看来,还有一个问题得优先解决——艾滋病。凉山所属昭觉县自199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到2017年底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及病毒携带者8000余例,最小的年龄只有1岁,最大年龄65岁,从2005年以来,国家实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后,已有5000多人得到救治。五年前,红丝带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关怀中心在大凉山腹地昭觉县人民医院成立,主要负责全县47个乡镇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的治疗及技术支持等工作。这里有专业医护人员32人,病床90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关怀中心由门诊部、住院部、临床医师培训基地三个部分组成。州卫计委负责人介绍说。大凉山“不凉”,公益在行动,祝愿这个风光秀丽又多灾多难的地方能够早日“兹玛格尼”吉祥如意。
北京日报社2018-06-26 -
个人作品
棋援
2018年6月16日,周二下午,弈志会公益围棋课堂的三位小老师张弈茗、高子翀、刘跃皓如期来到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他们要为这里的40名二年级学生传授围棋知识。弈志会公益围棋课堂的发起人是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初一学生张弈茗。该课堂源自中国扶贫基金会“益路同行”平台走进张弈茗所在学校,开展公益实践课程,指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公益计划。在班主任田悦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张弈茗设计了“弈志会公益围棋课堂”,最终在全年级几百个项目中经过多轮评比后被筛选出来,并在“益路同行”和聂卫平围棋道场西客站分部的支持下得到实施。该项目开办公益围棋课堂,通过免费教围棋,帮助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又喜欢围棋的孩子有了学习围棋的机会。
北京日报社2018-06-16 -
个人作品
扶贫专车
2018年6月8日,两辆“扶贫专车”日前开进东城区的绿景馨苑小区和杨家园社区,将扶贫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送到居民家门口。下一步“扶贫专车”还将开进东城区更多的街道。
北京日报社2018-06-08 -
个人作品
全国12家海洋馆成立联盟书屋打造海洋科普文化
2018年6月1日,“情系蔚蓝书送希望”—水族馆友好联盟“联盟书屋”活动今天上午在北京海洋馆将正式启动,“联盟书屋”由全国12家海洋馆共同打造,以书为载体的海洋文化科普、交流、互助平台,做好“文化扶贫”工作。启动仪式上,“联盟书屋”向全社会发起公益捐书倡议。募捐书籍不仅在“联盟书屋”向公众传播海洋文化,还将送到偏远山区小学,用以丰富学校阅览室解决偏远山区学校书籍匮乏现状。充分展示北京海洋馆海洋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北京日报社2018-06-01 -
个人作品
山村盛开金盏花
2018年5月28日,初夏时节,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黄土梁村任第一书记李志敏和村民们一起在地里采摘金盏菊。金盏菊是制作花丝皂的重要原料、也是当地农民脱贫的“致富花”。在延庆区农委和乡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下,黄土梁村年产10到20万块金盏菊花丝皂的车间已经具备生产能力。科技工作者李志敏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起早贪黑,利用科学技术埋头苦干发展“夏种香草,全年制皂”的香草产业,将是这个村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每个农民年平均增收4000多元。黄土梁村贫困村的旧面貌正在改变。
北京日报社2018-05-28 -
个人作品
蒙顶甘露尝试走出扶贫新模式
2018年5月19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红岩乡青龙村茶农张怀莲迎来了拜耳中国的二十几名志愿者,他们不仅是来她家茶园体验采茶的,还是今年通过善品公社责任消费她家茶叶的第一批个人“善品会员”,给了这位80后茶农不小惊喜。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由2018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0级大地震5周年之际,拜耳中国联手善品公社在拜耳中国公司内部正式发起“Tea贴入微·拜耳携手善品公社”公益扶贫项目,推出拜耳定制款“蒙顶甘露”,通过在公司内部发出倡议,动员员工以责任消费的方式采购10万元认证农户生产的优质茶,以消费的力量支持茶农诚信生产,帮助农民增收,并支持当地农业发展。2014年9月,在对雅安地区另一特产猕猴桃的网络推广中,互联网的力量不仅让地区的猕猴桃合作社及农户“感到震惊”,也让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之振奋,“我们一直在思考小农户如何有效对接大市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北京日报社2018-05-19 -
个人作品
幸福工程精准扶贫健康扶贫摄影展
2018年5月18日,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为了母亲的微笑——幸福工程精准扶贫健康扶贫23载跡录展”今天在北京798艺术区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平川担任策展人,创造性的将公益与艺术结合,以幸福工程23载发展历程为主线,梳理记录当中具有历史价值的慈善事迹,将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感染力与表现力注入其中,真实、生动的回顾了幸福工程创立至今“精准扶贫健康扶贫”风雨历程、辉煌成就与积极贡献,聚焦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著名社会纪实摄影师于全兴先生分享了他18年参与拍摄幸福工程的难忘故事。
北京日报社2018-05-18 -
个人作品
捡破烂的居委会副主任
2018年5月7日,全国敬老孝亲之星、北京社会领域优秀党员、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北京榜样......一系列的荣誉挂在牛月茹的胸前,你很难相像这是一位每天捡破烂的居委会副主任。牛月茹今年58岁,是上地街道办事处上地南路居委会副主任。从2001年开始资助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的辍学儿童,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至今受过她资助的孩子已有40多人。另外还有临时帮助的孤寡老人和重大残疾人群。牛月茹的收入并不高,家里也不富裕,她觉得量力而行,尽自己所能就能获得最大的快乐。牛月茹开始捡废品,上下班路上看到别人扔的饮料瓶、废纸箱,就随手捡起来,攒到一起卖掉。逐渐的被社区居民发现她是在做好事,也帮着她一起捡,家里的旧报纸杂志也都给她留着。积少成多,现在每年靠卖废品就能提供资金3000元左右。她喜欢织毛衣,利用业余时间不停地织,7年时间织了120件毛衣,全部寄给了贫困儿童,而收获的只是一封封“穿着毛衣很暖和”的感谢信。直到2008年,她的手因为疲劳水肿,不能再织毛衣了。被牛月茹的实际行动所感动,家里的亲戚朋友、单位的同事、社区的大爷大妈,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助学助老的公益活动中。
北京日报社2018-05-07 -
个人作品
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
2018年4月30日,来自四川省、安徽省、湖北省、山西省、河北省、云南省等几十个贫困县的代表五一齐聚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全国“脱贫攻坚”投融资项目洽谈会。十余个扶贫项目进行了路演,相关投资机构与贫困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洽谈,部分项目进行了现场对接。同时举办主题为“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第三届北京国际新型城镇化产业博览会暨“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峰会,汇聚了湖南、云南、安徽、阜阳、山西、桐柏、四川、内蒙、黑龙江、浙江、乌鲁木齐等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集体亮相。
北京日报社2018-04-30 -
个人作品
外耳畸形公益活动
2018年3月17日,由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华耳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小耳畸形)”大型公益活动近日在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楼举行,近200名患者和家属参加。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邹艺辉所带领的团队,提出了先天性中外耳畸形个性化序列治疗理念,可同时解决外观和各种听力问题,他研究先天性耳畸形24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开设了专病门诊,接诊4万余人次,完成专病手术1200余例次。通过公益活动,向全社会推广先天性中外耳畸形序列治疗理念,普及相关科普知识,介绍最新技术与进展。使患者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机会。同时将一些公益组织及活动与患者对接,帮助贫困患儿获得资助。
北京日报社2018-03-17 -
个人作品
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捐赠救护车
2018年3月12日,正值全国两会期间,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昨天在北京举行救护车捐赠发车仪式,在向我国贫困地区累计捐赠2411辆救护车的基础上,再向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等4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乡镇中心卫生院捐赠首批200辆救护车,以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急救水平,助力民族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政协委员孙菊生、李心、李文海、李冬玉、杨培君、钱学明、董新光、蒙晓灵、赖明勇、许玲等出席本次活动。
北京日报社2018-03-12 -
个人作品
世代护边人
2018年2月22日,“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家家户户住上宽敞明亮的定居兴牧房,我们家刚好在通往景区的主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镇上就给我们盖了蒙古包,扶持我们搞起了牧家乐,帮助我们致富,我的爱人在安安心心的护边,我就好好的把这个牧家乐开好。”新疆西部边陲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小营盘乡明格陶勒哈村,乌云其米格在“乌德木牧家乐”里,用酸奶、焖肉、烤肉等传统美食招待远方来的游客。小营盘乡有1149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约3.2万,很多都是当年来此戍边的察哈尔部后人。乌云其米格家所在的明格陶勒哈村处在阿勒套山下,距离哈日图热格国家森林公园景区2公里,距离夏尔西里自然保护区4公里。近年来,小营盘镇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打造以“阿拉套山下·察哈尔人家”为主题的旅游扶贫、旅游增收战略,对村里想创业、有想法、有干劲、会干事的农牧民进行项目扶持,让这里的牧民能够安心的协助护边、稳边。
北京日报社2018-02-22 -
个人作品
让耀眼的光芒驱散贫困
2018年2月7日,聚焦深度贫困,激发内生动力,2月6日,“认养芒果树帮助贫困户”产业扶贫全国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该项活动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四川省农业厅支持,共青团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攀枝花市青年联合会承办,攀枝花市农牧局、攀市花市慈善会协办,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社会扶贫网等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一棵芒果树,一份精准的爱,每认养一棵芒果树,款项的10进入捐款专用账户,攀枝花公证处全程公证,捐款交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精准捐给四川省大凉山等深度贫困地区和攀枝花的深度贫困户,用于他们的疾病治疗和产业发展,通过输血造血、扶贫扶志,点燃深度贫困群众的希望。启动仪式上,中建三局率先认养了2.5亩芒果林,播种爱心,收获甜蜜,果实会因缕缕情感而更加香甜。
北京日报社2018-02-07 -
个人作品
西城区人大代表慰问贫困家庭
2018年2月6日,西城区人大代表、什刹海野鸭岛岛主曲喜圣来到家住后海西沿的贫困家庭孙圣卿家,送去了热腾腾的春饼和年货。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扶工作,在西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什刹海街道启动了“海益汇”爱心平台公益项目,曲喜圣与后海西沿社区的特困家庭孙志卿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曲喜圣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孙圣卿家,将卷好的春饼亲手递到因患癫痫卧床的孙家女儿文文手中。文文已经15岁了但还不会说话,但看到一屋子来看望她的人还是非常高兴。孙圣卿激动地说:“感谢政府一直惦记着我们。
北京日报社2018-02-06 -
个人作品
奉节脐橙来京城
2018年1月9日,由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政府和《中国扶贫》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南国嘉果’——奉节脐橙来袭京城”活动昨天在重庆市驻京办举行。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迁率领县扶贫办主任向城钢、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肖功勋等现场推广奉节脐橙。奉节脐橙企业、贫困户代表等与北京相关企业签订了销售合同。奉节县被誉为“诗城”,这里更有历史名“橙”——南国嘉果“奉节脐橙”,始于汉代历史悠久,产于水清土净的三峡,凤早凤晚品种丰富,其“酸甜可口、余味清香”的滋味。因地处深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奉节县经济发展缓慢,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奉节脐橙秉承绿色食品生产理念,坚守果品行业最重要的良心——“不染色、不催熟”,为消费者提供原生态、原汁味的绿色果品。
北京日报社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