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元宵节京城257场演出齐揭幕
除了守在电视机前看晚会、走进影院看大片,今年元宵节北京市民又多了一个选择,国家大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等全市70余家演出场所于3月4日-7日期间举办各类型文艺演出111台、257场。其中,大中型场馆演出45台、57场,小剧场演出17台、44场,茶馆戏楼及旅游驻场演出24台、122场,综艺性娱乐演出和小型演唱会等其他类场馆演出25台、34场,除国内知名院团以外,俄罗斯芭蕾舞剧团也将加入京城元宵节的演出阵营。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老字号进校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寻找原汁原味北京老字号之“描绘我心中的老字号”系列活动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展开,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同学们书写自己心中的老字号。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广州 试行产业区块内可建公租房
3月3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正式印发了《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试行办法》,今年4月1日起的三年内,可以在产业区块内规划一定比例的居住用地,用于建设公租房,解决产业工人的居住需求,但严禁建设住宅、酒店等。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金隅在京发展绿色水泥产业
近日,在北京金隅集团(股份)“建材业转变发展方式暨‘金隅转型模式’媒体访谈会”上,金隅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卫平透露,在京的水泥企业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水泥窑炉的自身优势,承担起处置城市垃圾、危险废弃物的职能,从传统产业蜕变成“城市净化器”。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苏宁本周末空调全品类大促
“北京苏宁将从3月6日开始连续三天开展空调全品牌促销活动,拟通过万台海量特价机、品牌联合团购等系列空调品类活动率先启动2015年空调旺销市场。”北京苏宁总经理卞农表示。这是苏宁在2015空调行业发展趋势论坛上做出上述表态的。据悉,今年空调均价或将在本月触底。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四季酒店推出水疗套餐
一年之计在于春,没有什么比KORE疗法更值得在新年伊始尝试体验的了!水疗中心独有的KORE治疗师将通过神经功能测试来检查您的肌力平衡并帮助您找到问题根源,通过独特的东方及西方结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快速、直接地缓解肌体疼痛、疲劳等许多问题。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3·15”北京商报邀您一起打假
在2015年“3·15”到来之际,北京商报家居周刊再度把关注点锁定在打假上,将以系列深度报道,为家居市场在新一年的健康发展,敲响警示洪钟。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华侨城“坐地生财”后谋变
地铁7号线的开通对于深耕北京东南四环板块的华侨城而言可能是十年来最大的利好,凭借着旅游加地产的独特模式,让北京华侨城和欢乐谷在过去十年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但正是模式的独特限制了其在北京发展的规模,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可能只需要一个欢乐谷,而华侨城则不是。告别过去坐地生财的模式,环顾已然迅速在北京成长起来的万科、富力、合生等南派开发商,华侨城该变了。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保障房年内竣工8万套
在“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北京市今年的保障房建设分配任务确定在了建设筹集10.5万套、开工15万套、竣工8万套的目标,这是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动员部署会上了解到的。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稻香村元宵每日备货20万斤
今日是正月十五,昨日一大早北京稻香村门口就排起了购买元宵的长队。据北京稻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元宵节期间,北京稻香村食品厂每天向北京市的165家独立门店平均供货达到了20万斤。就拿位于东直门外的第三营业部来说,北京稻香村一天的元宵供应量就超过了6000公斤。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外诚五大场馆同启“开诚日”
“3·15”消费者的节日即将到来,京城著名卖场城外诚将启动今年首场大促——“3·15开诚日”,届时,3万平方米实木展区内的众多一线品牌也将以最优惠价格回馈京城消费者。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市工商局流通领域自行车类 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结果公示
在2014年商品质量抽检中,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市场上销售的自行车类商品进行了质量抽检。抽检结果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图腾、爱玛等自行车存在质量问题,涉及的主要问题为反射器鸣号装置、辐条挡板、车把部件强度等几个项目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饭店
颁奖词:它是各国政要下榻的首选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第一站,它派出的服务团队在雁栖湖畔展现了大国崛起下的服务业软实力。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业外观察团跨界建言北京商业
就在众多获奖商业企业为渠道和终端建设精益求精的同时,除了消费者以外,作为产品的供应方,大批品牌商和商业企业对于消费环境与渠道商的要求也逐步升级。本届“北京十大商业品牌评选”首次引入了产业观察团,由来自法律、地产、航空、旅游、文化、环保等与商业领域息息相关的10位品牌商、渠道商、终端商及学者共话消费的转型与升级。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市百货大楼
颁奖词:在传统百货业步入垂暮之时,有着“中国第一店”之称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坚定变革,并在2014年最终完成了购物中心进化。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当代商城
颁奖词:它是北京高档精品百货店的开创者。2014年,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它主动谋变,高举“跨界营销”旗帜,适应市场新常态。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二线市场连关5店马莎押宝大城市
在华“水土不服”的英国老牌百货马莎百货决定改弦更张。马莎百货日前表示,8月以前中国市场将有上海周边二线市场5家门店相继关闭,从而集中火力进军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但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二线市场转变对马莎而言只是形式问题,马莎最需要解决的是在华的“水土不服”。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国际饭店
颁奖词:它是老牌五星级酒店,2014年,在高档酒店市场下行的形势下,它主动求变,实现了从政务市场向商务市场的战略转型。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西单大悦城
颁奖词:精准的大数据研究,使它在2014年获得了更多的目标顾客,受到越来越多品牌青睐,丰富的体验营销使它保持了活力。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14年度北京商业百强榜
95081家庭服务中心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品牌支撑北京商业新常态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的第一个十年,首先我谨代表京报集团对这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14年北京人口增量增速呈“双降”趋势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晔君)日前,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2014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北京人口发展呈现常住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常住外来人口“流动少”,出生人口逐年增加等特点。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赛特奥特莱斯
颁奖词:独创小镇式奥莱,一炮而红,2014年敏锐的它细分市场,引入轻奢品牌,在奥莱行业内声名鹊起。
北京商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内升外扩做好首都“菜篮子”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京城百姓已有27年,在过去的2014年,市场中很多个体商户开展了电子商务交易。虽然目前规模有限,但发展潜力巨大。为转变交易方式,新发地在今年将建设电商大楼,将市场内的电商组织起来,形成集团优势。
北京商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