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市直机关大讲堂”2023年首场报告会举办
日前,市直机关工委在市检察院举办“市直机关大讲堂”2023年首场报告会。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副中心17处水岸将添交通功能
昨天,市交通委联合团市委,在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慢行优先引领绿色出行,3510助力首善交通”骑行活动,推广安全绿色出行风尚,培育文明交通习惯。“3510”即“3公里步行、5公里骑行、10公里公共交通”的出行模式,300余名首都青年干部以骑行的方式参与活动,倡导绿色出行、慢行通勤。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将研究为17处水岸节点融入交通功能。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运河上的思政课
昨天,大运河森林公园,运河游船上,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乔俊飞正在为学生们上思政课。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逆转四川队 北京女足舒了口气
在昨天下午进行的一场2023赛季女超联赛第六轮比赛中,北京女足客场2比1逆转击败四川女足,拿下近三轮联赛的首场胜利。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慕田峪长城启动夜游模式
慕田峪长城景区近日启动“夜游”模式,营业结束时间调整为晚8时30分,并持续至5月2日。游客在夜游长城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多项夜间演出活动。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23北京民族电影展佳片云集
2023北京民族电影展近日在京启动。本届影展以“多彩光影 同心共筑——逐梦·家园”为主题,将一直持续至5月底,通过线上线下影片展映、展览、嘉年华等活动展现中华儿女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的奋斗历程。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启动作品征集
昨天,第19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征集设置奥运会与奥林匹克精神、纪录片、体育与社会/体育与残疾人、故事片、电视节目与新媒体、短片、冬季运动和学生作品等八个竞赛单元。所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参与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全球总决赛。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口岸“五一”出入境将超13万人次
“五一”假期将临,北京边检总站发布机场口岸出行提醒:4月29日至5月3日,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预计出入境旅客量将超过13万人次。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春天来北京看世界最好的电影!
本届北影节“北京市场”以朝阳区郎园Station作为活动场地,园区内影人、影迷聚集,电影节氛围浓厚。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六区发布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昨天,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相继公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今年,各区政策基本保持稳定,继续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的入学方式。同时,面对今年的入学高峰,各区通过深挖潜力、完善入学机制等,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市政协启动打造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调研协商
围绕“打造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商议政是市政协今年重点工作。昨天,市政协和市委统战部联合召开情况通报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通报情况、答疑互动,并启动调研协商工作。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养老联合体集市”可享订制服务
助老企业提供的服务,老年人用不着;老人需要的服务,养老驿站却又供不上,这样的矛盾如何破解?昨天,朝阳区建外街道探索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养老联合体服务集市”率先在3家养老驿站试行。驿站征集百位老人的养老需求和意见,整合辖区近百家企业的资源,为老人提供“订制养老服务”。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向实际种粮农民补贴100亿元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17日从财政部了解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主题出版精品齐聚 主题日活动京味浓郁
2023北京书市在朝阳公园举办,现场人气火爆,北京出版集团以“品读北京·悦享书香”为主题,集中展示展销1500余种精品出版物,并在4月16日举办主题活动日,带来“京味”浓郁、形式多样的6场文化活动。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讲述首都发展
卫星视角下的北京什么样?如果站在60万米高空俯瞰北京,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昨天,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光明网联合发布《“瞰·北京”——一座城市的发展密码》系列卫星数字融合短视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成长之路”、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的丰硕成果……20期视频以卫星图片为基础,用图像、数据图表和文字,记录了首都绿色、宜居、国际化的可喜变迁,串联起一幅美不胜收、气势磅礴的时代画卷。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这些上百年石像期待有个好去处
高大的文武官石像、沾满灰尘的石马、石狮和石骆驼……近日,有读者反映:有一批明代石像堆放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漕运码头旁,长时间无人管护,不知道什么原因,感觉很可惜。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梁启超与北京的三座图书馆
今年是梁启超诞辰150周年,这位内心火热的“饮冰室”主人,不仅以维新名满天下,还与我国尤其是北京的近代图书馆事业渊源颇深。一时传为佳话的是,他曾同时身兼三座图书馆的馆长,这三座馆还都在西苑。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昨天上午,北京市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市委书记、市“两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尹力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殷勇,市委副书记、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伟出席。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将出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指标体系
本市高校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共建范围再扩大。在昨天举行的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推进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3所高校成为新增共建单位。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也计划于今年出台。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轴线上的首开人:续城市文脉 筑美好生活
4月18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多少古建奇观熠熠生辉,书写着人类文明的赞歌。聚焦华夏大地,无论是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载体,还是作为东方文明传统都城核心建筑群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都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上明珠璀璨,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千年底蕴。为了中轴线的荣光常驻,几十年来,首开集团以“城市复兴”为己任,投身中轴线修缮保护,为重振“北京之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坚守古建营造之道,留住文化传衍中的立体记忆;他们修护街巷胡同肌理,将原本的安详与静谧还给生活;他们初心不改更新城市,让首都北京焕发新鲜活力……一代又一代首开人栉风沐雨,持续擦亮北京中轴线这张“金名片”。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成立廿七载 守初心以行万里 怀壮志再启新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1996年,浦发银行从黄浦江畔进京。27年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始终以“赶考”精神为动能,以“勇闯新路”为底色,以“服务首都”为目标,同心跨越、奔赴梦想,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诠释了金融企业的使命担当、赢得了社会广泛认可。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数字北京向优而行
海量、多样的数据正在不断的积累和分析中赋能社会发展,信息技术迭代衍生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圆明园推出两条牡丹观赏专线
今天就是谷雨时节了,圆明园万余平方米的牡丹花已争先开放,各色牡丹静立丛中。
北京日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望坛老街坊开启新生活
望坛棚改安置房回迁居民曹秀玲和爱人来到望坛新苑收房,社区工作人员为他们在新家楼前拍摄纪念照。本报记者 邓伟摄
北京日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