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北三县与城市副中心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再提速
北京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图为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资料图)记者 常鸣/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这里的植物好神奇”
班主任带领学生们观察生菜的生长情况。记者 党维婷/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深入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昨日,通州区召开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任务。审议通过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吴斌代表区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的监督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的工作报告,凝心聚力、攥指成拳,抒写北京城市副中心纪检监察新篇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3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
昨日,北京市水务局召开新闻通报会,深入解读《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30处城乡供水提升工程已列入今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年内还将完成50个山区村庄供水改造,涉及7个生态涵养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一河穿两峰
登山远眺,林木郁郁葱葱,大运河碧波荡漾。一马平川的城市副中心本没有山,随着大运河京冀段全线通航,在京冀交界处,“长”出来了两座景观山,这里打造田园慢活养生区、乐活生态运动区,23座微公园散落河畔,50公里骑行步道,串联三色花树景观带,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又一地标性景观。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全市城际交通客运量突破3000万人次
春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3.48亿人次。图为北京站进站口。记者 常鸣/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轨道交通日客运量突破1100万人次
近期,北京各条地铁线路客流逐步回升。2月14日,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客运量达到1122.17万人次,时隔409天恢复至1100万人次水平。随着客流增长,早高峰时间段,部分人流量较大的车站将开始采取临时限流措施。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以首善标准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为新时代副中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昨天下午,中共北京市通州区第七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市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全区2022年纪检监察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市委常委、区委书记赵磊讲话。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副中心开启新一轮“社工大比武”
记者从通州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获悉,近日,2023年通州区“社工大比武”活动正式启幕。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志愿者进校园浇灌童真梦想
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聊天、涂鸦。记者 常鸣/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元宇宙科普盛宴亮相副中心
峰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AI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记者 常鸣/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60余家元宇宙关联企业落户副中心
记者从“第三届全息数字经济与元宇宙产业生态峰会”上获悉,去年已有60余家元宇宙关联企业落户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元宇宙应用创新中心和文旅区、台湖演艺小镇等多个元宇宙示范主题园区也将加快建设,搭建“1+N”的元宇宙产业格局。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3个单位和4名个人获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表彰
近日,第十六届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简要事迹面向社会公布。其中,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潞源派出所、中共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3个单位获评“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张家湾镇党委书记邹海涛、杨庄街道京贸南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赵亚利等4名个人获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连载向世界亮出“副中心名片”
千年之城,文脉绵长。2022年11月28日至2023年2月16日,本报连续刊载《文明·北京城市副中心》特刊,从千帆竞发、万舟骈集的河源古镇,到商圈林立、生机勃发的城市副中心,该特刊系统讲述了城市副中心这座赓续文明的未来之城,古今交融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津兴铁路按下加速键
天津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铁路(以下简称:津兴铁路)是连通天津西部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该铁路全长100.79公里,其中新建铁路47.1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北京与天津之间的第四条高铁通道。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津兴铁路新建铁路部分铺轨完成过半,预计3月份铺轨完成;此外,两座新建车站已经完成主体施工,预计4月份完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用行动照亮身边人、温暖身边人
年近七旬的王桂玲送走了96岁的孙蕴芳。两位老人没有血缘关系,却如母女般相处了几十年……“通州榜样”王桂玲十几年如一日照顾老街坊,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用行动照亮身边的人、温暖身边人。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大厂一季度14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一头连着城市副中心,一头连着大厂,备受瞩目的厂通路潮白河大桥施工现场机声隆隆,用于架桥的钢栈道已经搭起,先于大桥连接起两岸。与大桥同批开工的还有另外13个重点项目,吹响了廊坊市大厂县一季度开门红的“冲锋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近期,全国疫情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各地疫情均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发现疫情明显反弹的省份。昨天,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继续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和统筹调配,密切关注境外疫情发展态势,保持常态化指挥体系有效运行,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快速响应水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区政协围绕村庄街景提升开展协商议事
近日,区政协2023年首场委员工作站活动在宋庄镇举行,宋庄地区委员工作站围绕小堡村北区街景改造提升开展“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基层协商议事活动。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副中心碧波重现 运河清水入城来
大运河治理成效显著,再现水清岸绿。(资料图)记者 唐建/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国家大剧院公益演出走进潞城镇
聆听永恒经典,追忆似水年华。为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近日,“唱支山歌给党听 文艺点亮新农村”国家大剧院公益演出在潞城镇精彩上演,为潞城百姓送上高水准音乐盛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推动医药健康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昨天下午,区政府组织专题学习。医药健康产业资深专家王颖博士应邀围绕“打造医产协同生态,加快医健产业集聚”作专题讲座。区委副书记、区长孟景伟主持并讲话。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
日前,通州区教委与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课程教材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未来,双方将在课程、课堂、评价等多个关键环节开展合作,通过实施18个教育质量内涵提升项目和多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宋庄小堡移民安置村将华丽转身活力开放街区
宋庄,作为承接中国自由艺术理想的精神乌托邦和艺术桃源乡而闻名海外。曾以画家村为核心的小堡村,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美术馆最密集的艺术区。以小堡村村委会为坐标轴原点,南侧小堡南街网红商铺林立,东侧第十二届艺术节举办地小堡文化广场是当之无愧的“门面担当”,“后起之秀”首开印象街也正在施工中……而被这些艺术文化地标包围的小堡移民安置村则显得格格不入:基础设施差、街面形象杂乱、没有公共空间、开放空间艺术氛围不足,停车乱象、照明系统不完善,亟待更新提升。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