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副中心最大规模当代艺术展开幕
书法作品《江山多娇》挥斥方遒,版画《古墙老藤》栩栩如生,油画《塔吉克少女》鲜艳明丽……日前,“新面貌New Landscape”中国当代艺术联展在运河商务区北京新光大中心安美术馆盛大开幕。作为城市副中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展览包含两个主题展出单元《美的启蒙》和《可可爱爱kakayiyi游艺园》共百余件展品,将持续展出至7月1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家庭“小农场”激发乡村“大振兴”
红彤彤的樱桃、粉嘟嘟的草莓、香甜的西瓜、爽口的黄瓜……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摆成了长龙,来自区内的40余个家庭农场、特色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将展品摆满了展区,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争相选购。近日,城市副中心首届家庭农场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在西集镇举办。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西集镇探索农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5月进入旅游季,西集镇推出“文旅活动清单”,以樱桃采摘节为主线,串联花、果、美食、线路、文创等文化旅游活动,为市民采摘带来全新体验,激发消费潜力,推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木结雕艺术作品副中心开展
近日,由区妇女联合会携手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木结雕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绿色发展、和谐共生——木结雕艺术作品展”,在位于城市副中心的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举办。展览共展示作品68件,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兰竹体 国画 油画卵石雕”等六个篇章,为市民带来公共艺术文化盛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12条文化旅游路线开启“旅游季”
日前,“花漫副中心 好运‘通武廊’”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北京分会场通州区主题活动在大运河畔举办。此次活动发布了12条特色文化和旅游路线,并发放文化旅游惠民服务包和文旅消费券,为盛夏文旅消费热潮拉开序幕。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市副中心15分钟健身圈社区全覆盖
永乐店镇春季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上,拔河比赛“战况”胶着。 记者 党维婷/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津兴铁路建设开启最后一道工序
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获悉,津兴铁路建设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首条牵引供电接触线在固安东至永清东区间成功架设,全线“四电”工程施工进入冲刺阶段。津兴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沿途各市区县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对促进京津冀地区交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区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决赛
昨天下午,通州区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决赛,现场“百人团”和10支代表队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区税务局代表队获得知识竞赛一等奖,区税务局代表队段文奇通过1v1巅峰对决,获得通州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之星”。区委副书记陈江华出席活动并为获奖代表队和选手颁奖。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2023新区汇——城市新区发展与传播论坛将举办
记者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5月25日,以“共促高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3新区汇——城市新区发展与传播”论坛将在城市副中心举办。论坛邀请了河北雄安新区、深圳前海合作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城市新区代表出席,为各新区搭建交流平台,共谋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牌塑造。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市副中心打造首都对外开放新样板
北京“两区”建设启动以来,城市副中心始终将“两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两区”项目库入库项目达到954个,推动落地517个。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产业转移助香河加速融入副中心
在燕赵大地上,产业转移这支生动画笔描绘出壮美画卷,让京津冀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引领三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着眼产业错位互补,北京韵达快递向东开拓搬迁至香河。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买好东西不用奔西单王府井了
西门市场拆迁的原址上盖起了万达广场,昔日的繁华以不同方式延续着。郭建华/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以文旅融合促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可持续发展
昨天上午,市政协举办以“加强三条文化带保护与发展 守护好千年古都历史文脉”为主题的议政会。致公党北京市委在会上提出了“创建长效保护机制,强化文旅融合,推动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打造新时代楼门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
如何依托楼门文化推进基层治理精细化?昨天,玉桥街道举办“打造城市副中心新时代楼门文化高质量发展典范”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痛点,把脉会诊、破题解题。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影出席。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打造“类中关村”生态
记者从2023中关村论坛合作市场主体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情况新闻通气会了解到,近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发挥创新生态集成服务的平台优势,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以京津冀协同创新为重点,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打造“类中关村”生态。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台湖镇:让居民走上“幸福路”
狭窄的道路被拓宽、增设人行通道实现人车分流……近日,台湖镇中建幸福里小区西侧的道路完成了改造,道路经过改造拓宽后,车辆往来畅通了,出行更安全了,彻底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难题,老百姓纷纷给这项民心工程“竖起大拇指”。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副中心林海里隐秘的“动物世界”
清晨,几只野鸭正准备降落在林下水塘里“沐浴”,没想到喜鹊也相中了这里,双方很快“扭打厮杀”起来。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科技小院讲习所助农忙
“大家好,我是西槐庄村科技小院的张岩林。今天我们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和永乐店镇科技小院讲习所为大家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在马合店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围坐一堂,认真聆听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张岩林的宣讲。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通州区第五届“社区邻里节”启动
“社区邻里节”上,小朋友与家长们参与三人角力比赛。记者 常鸣/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中关村论坛配套企业专场活动将发布50余项新成果
记者从2023中关村论坛配套活动新闻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2023中关村论坛将举办企业专场活动、数字文化市集等。其中企业专场活动共有4场,并将发布新成果50余项。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常态长效久久为功始终保持“创建状态”
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市本质上是强化社会文明、卫生意识,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卫生质量。为了提高我区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区城市管理委紧紧围绕市容、设施、秩序、生态四大环境持续巩固创卫、创城工作,始终保持“创建状态”,常抓不懈,对标对表,进一步对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居民小区、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城市水体、铁路沿线、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场所加强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督促属地及相关单位限期整改,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媒体曝光,请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把创卫、创城两项工作同部署、共推进。要创新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让城乡环境更宜居。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无线”美12条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开工
建设路已完成架空线入地工程,亮出美丽天际线。(资料图)记者 唐建/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台湖演艺小镇再添高端休闲新地标
北投台湖演艺酒店融入戏、剧、舞台等元素,将成为具有艺术氛围的精致生活打卡地。 记者 唐建/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文旅消费火热复苏
按照市领导加强“五一”节日期间文化供给,满足市民游客多样文化需求的指示要求,全市各有关单位、各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五一”假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文化活动、展览展示、假日游园及文旅消费活动等,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据统计,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线下文化活动1308项4143场,参与人次2600余万。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