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
亦庄镇今年开设500场“亦学堂”
来自亦庄镇贵园西里社区的20名居民日前在一起体验了亲手制作风筝的乐趣,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居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在空白的风筝上开始了绘制。这堂“民间美术之手绘风筝”活动课也拉开了亦庄镇2018年度“亦学堂”精品课程培训的序幕。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搭乘复兴号赴杭州仅需4小时18分
4月10日起,踏青赏花去杭州的旅客可搭乘“复兴号”直达,这是“复兴号”首次加盟京杭高铁,路程缩短40分钟,全程4小时18分。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南站获悉,全国铁路自4月10日起进行列车运行图调整,“复兴号”将扩容,至上海、杭州的运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花海”游览高峰期实施限流
居庸关“花海”下周进入花期 今年首次变封路为疏堵结合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今年将新增造林绿化23万亩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启动,全市现有的4100万株高质量苗木可满足90%的需求。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北京今年将新增造林绿化23万亩。其中,核心区、中心城区将新增绿化1万亩,城市副中心将新增绿化4.35万亩。在平原地区,还将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8.55万亩,如新机场、冬奥会、世园会周边及沿线。浅山区台地、坡耕地、山前平缓地也将退耕还林。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将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
昨天,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8-2035年)》,提出未来北京耕地河湖休养生息目标及保护政策。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景观水系岸线长度增加到约300公里。为了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北京将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码上办平台30天办结工作居住证
海淀区人社创新服务“码上办”综合服务平台上线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出租车试点实名制计价器
司机须实名刷卡签到 支持移动支付和银行卡付费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成立首支公园志愿服务队
昨天上午,全市首支公园志愿服务队伍“北京市绿色使者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共有400余名志愿者,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日坛公园、柳荫公园等10家免费开放的公园里开展捡拾废弃物、清理垃圾、疏导游人、义务指路等志愿服务工作。今后,该志愿服务队伍将覆盖全市60多家公益性免费公园。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门头沟拆6万平方米违建 修复浅山区生态
昨日,门头沟拆除位于浅山区的龙泉镇大峪高家园储备项目违建地块,总占地面积为1.4万平方米,该地后期将全部建设成公共绿地,为市民增加一处浅山休闲踏青的好去处。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城管“教员”进校园给学生教授普法课
近日,两名年轻的城管“大姐姐”为大兴区安定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医院医联体辐射30万居民
国家卫生健康委昨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延庆将规划建设冬奥森林公园
延庆发倡议号召全区30多万人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冬奥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门头沟区今年将建全市首个民宿联盟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门头沟区旅游工作大会上获悉,门头沟区今年将成立全市首个“民宿联盟”,出台相应的标准,方便游客监督和行业管理,以推动门头沟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双区”建设。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查处整治非法殡仪车
从今天起至4月10日,全市将集中开展清明殡葬联合执法行动,其中将重点查处非法殡仪车。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民政综合执法监察大队获悉,目前全市300多辆殡仪车中已有一半统一车身标识。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市民办不动产证只需跑一趟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5月全市推广 “一窗办理”窗口全程不到30分钟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先农坛庆成宫今年启动前期腾退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西城区获悉,为配合中轴线申遗保护,天桥地区的先农坛庆成宫今年将启动腾退前期工作。腾退修缮后将恢复庆成宫建筑原貌。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北京三年内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昨天,2018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北京市今年计划高质量完成1107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三年时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同时,年内完成450个村庄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村庄“无煤化”。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五环沿线新增21万平方米绿地公园
昨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的将府公园四期正式对市民开放,与将府公园一、二、三期连绿成片,形成141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屏障,将台乡乡域绿地覆盖率接近50%。此外,朝阳区第二批5个试点乡全面启动城市化进程,已完成疏解腾退326万平方米,计划年内再增加1000亩绿地。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门头沟水峪嘴村打造美丽乡村
天气变暖,门头沟山上的山桃花盛开,山体被粉色点缀着。在被誉为“京西古道第一村”的妙峰山镇水峪嘴村里,村民的生活环境也如山桃花一般,简约而美丽。经过多年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层党建工作,村里修好了道路,建起了统一规划的两层小住宅,推行了垃圾分类等环境整治措施。在2015年,这个村被评为北京市美丽乡村,并一直延续着它的美丽“秘方”。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国图站到西苑站明年3月实现洞通
地铁16号线最长区间段开始盾构工程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今年全市将治理1141条背街小巷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大会上获悉,今年本市将治理1141条背街小巷,提升环境整治标准。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各街乡镇建立健全台账,明确沿街单位和个人“门前三包”的管理范围、标准和要求,做到签订率100%。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本市立法加强非机动车管理
电动自行车上路须取得牌照、滑板车平衡车禁止上路、快递车等违反交规将加大处罚……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学院路设“街巷长”治理背街小巷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共有11条背街小巷,为了使其旧貌换新颜,学院路街道设置了“街长、片长、巷长”制度,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整治提升。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3条背街小巷完成整治。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
“雄安基建第一标”基本建成
112天,从一片平地到生态建筑林立而起,30多项建筑新技术,在国内民用建筑史上尚属首次。“雄安基建第一标”——市民服务中心基本建成。
北京青年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