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场景交互式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明日面市
故宫出版社历经近一年时间的调研策划,推出首款实物与数字空间相结合的产品——故宫首套AR元宇宙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这其中,首款关于古建筑彩画修缮保护的产品《妙顶金龙——彩画之美》,将于2月16日正式面市。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常态“北京蓝”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强劲韧性
从2013年至今10年间,北京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煤改电、气”;优化产业结构,“停、退、治”三管齐下;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车、油、路”治理同步;治理扬尘污染,“人防”与“技防”结合。北京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从10年前雾霾锁城,到10年后 “北京蓝”成为常态化,彰显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韧性。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寻“年味儿” 沉浸古韵读明史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 通讯员 尚颖)穿越到明代,近距离观看明代皇家仪仗;走进美丽乡村,感受传统民俗文化……春节期间,昌平区十三陵镇人民政府联合明十三陵管理中心举办主题为“沉浸古韵 大明华章”的明文化月体验展演活动,把浓厚的年味儿送到百姓身边。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新发展的“纲”在哪里?
上个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千头万绪的经济工作中,“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线南延一期明起试运营
本报讯(记者 刘洋)昨天,据北京市交通委消息,自2023年2月4日(周六)首班车起,轨道交通昌平线南延一期正式开通试运营。线路自既有昌平线清河站向南延伸至西土城站,运营里程9.7公里,开通后将与既有昌平线贯通运营。届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27条,运营总里程达807公里。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线南延一期开通 两座车站可换乘
本报讯(记者 刘洋)首班车起,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一期清河小营桥站、学知园站、六道口站、学院桥站、西土城站正式开通试运营,其中六道口站可实现与15号线换乘;西土城站可实现与10号线换乘,将大幅缓解西二旗站客流压力。这条地铁新线沿线各站高校林立,因此,车站设计也尽显“学院风”。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区回龙观上演“观里人”春晚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昨日,昌平区回龙观街道的居民们迎来了属于“观里人”自己的春晚。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晚会主办方了解到,本场晚会共16个节目,涵盖歌曲、舞蹈、京剧、相声、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其中更有原创节目《家在回龙观》《寺锦·似锦》,展现出回龙观地区近年来喜人的新变化。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将建成科学城、大学城、生态城
支现伟代表(左)做客北青直播间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回天地区“中央共享花园”计划5月亮相
北京去年11月通过了《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成为继深圳、广州、上海之后,第四座针对城市更新立法的一线城市。该条例将于2023年3月1日实施。近日,北京住建委公布了2022年城市更新工作情况。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昌平 推动十三陵景区5A级提升
作为北京市“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之区,昌平区生态涵养区面积933.7平方公里,是首都西北部生态屏障。近年来,昌平区紧抓优势赋能,用好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成功举办明文化论坛,推动居庸关夜长城开门迎客,培育精品民宿和都市农业生态园,打造更多“微度假”目的地,促进文旅农融合发展,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冰雪运动消费季启动
2022-2023北京冰雪运动消费季活动启动仪式昨日下午在国家速滑馆举办。本次启动仪式先后发布了2023年北京冰雪消费地图、北京健身消费地图。据悉,活动将持续到2023年3月底。图为孩子们体验冰上冠军公益课。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冰雪场馆转型冬奥圣地变身大众乐园
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当中,作为重要奥运遗产的冬奥场馆也纷纷“变身”,在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吸引大众享受冰雪乐趣。在北京城区,五棵松体育馆、水立方、首钢大跳台、冰丝带速滑馆用专业的场地,传递着冰雪运动的快乐;在延庆,昔日惊险的雪橇赛道,如今也有勇敢的冰雪爱好者前往体验;在张家口崇礼,云顶滑雪场已经开放了全部冬奥雪道,供滑雪者尽情放飞。采访中,我们欣慰地感受到,北京冬奥遗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将长久延续下去。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冰丝带设立冬奥 同款市民纪录墙
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之际,国家速滑馆“最快的冰”再次上线,迎来首场“冰丝带”市民速度滑冰系列赛。首场比赛将采用4个转播机位的现场转播上屏和线上直播。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重大节日景观照明除夕开启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全市春节及元宵节景观布置已经基本到位,22万余件灯笼灯饰及各类装饰扮靓街头,近600处景观小品创意满满,130万延米缠树灯让条条大街流光溢彩,灯光秀、户外电子屏等也已进入调试阶段。从农历除夕夜(1月21日)开始,本市将按重大节假日等级开启景观照明设施。白天红彤彤、夜晚亮堂堂的街头巷尾,将凸显出浓浓的年味儿。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支持个体网店“一照多址”
支持个体网店采用“一照多址”方式记载多经营场所信息;多网络经营场所个体网店无需办理多个营业执照……随着北京市复工复产节奏加快,为帮扶商户克服疫情对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灵活就业,鼓励、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制定的《关于优化电子商务经营者准入服务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将于2月12日截止。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应急救助设立四级响应
本报讯(记者 解丽)北京日前印发实施《北京市突发事件救助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修订后的预案重点针对成员单位职责、响应启动条件、分级响应措施和灾后救助实施进行了调整完善。今后,应急救助将按危害程度、波及范围、需救助人数等细分为四级响应,而事发单位和街道(乡镇)、社区(村)是突发事件应急救助“第一响应人”。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新冠疫情态势目前总体保持平稳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昨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杨鹏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本市新冠疫情态势总体保持平稳,处于病例散发状态,奥密克戎BF.7分支和BA.5.2分支依然占据主要优势。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监测预警体系运行良好,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入境人员核酸检测监测、新冠病毒病原学监测、重点机构监测、学生症状监测等系列监测体系,系统收集新冠病毒感染全链条数据,为预警响应提供全方位数据基础。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首趟“点对点”返京复工专车抵京
用人单位对保姆等家政技能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首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延庆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昨日,延庆区井庄镇乡村振兴大会暨乡村产业发展商会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在井庄镇政府召开,会上发布了“井庄镇2023年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计划”。北咨公司与井庄镇政府签订项目策划协议,本市首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落户井庄。作为井庄镇助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大会上还成立了“井庄镇乡村产业发展智库”,智库专家将立足井庄镇实际,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去年查处生态环境违法1.53万起
本报讯(记者 王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北京市共组织实施大气、水、土壤、生态、固废、机动车以及生态空间保护等10方面58项综合执法重点任务,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53万起,生态环境行政处罚1.02亿元,实施查封扣押、移送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等案件298起。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力争建成20家标杆孵化器
本报讯(记者 雷嘉)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教委,市经信局等5部门近日印发《标杆孵化器培育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力争建成20家标杆孵化器,引领100家现有孵化器升级发展,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瞪羚企业500家以及一批前沿和颠覆性技术企,在海外布局3-5个离岸孵化载体,在京落地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400个,持续高位引领全国创新创业升级发展。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今年将重点办好33项民生实事
近日,北京市印发《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要求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紧扣“七有”“五性”要求,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把重要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市2023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共33项,涉及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等八个方面。《分工方案》聚焦历年来群众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增加学位、促进就业、养老助餐等项目,提出今年本市将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间)等目标。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将培育两业融合“十园百企”
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昨日,市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京发改〔2023〕83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明确,将强化试点示范,培育形成“十园百企”。到2025年,本市将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
北京青年报1970-01-01 -
新闻报道本市鼓励商业区域设置多元化户外广告
日前,《北京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北京市城管委网站对外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根据《规划》,全市将划分商业户外广告设施禁止设置区域、限制设置区域和允许设置区域。《规划》明确了13个重点区域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则,并提出在地区活力消费圈、产业园区,以及城市消费中心和特色消费街区等区域,对于户外广告设施的类型、面积、高度、色彩、亮度等,设置者将享有更大的创意设计空间,营造浓郁的商业氛围。
北京青年报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