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玺-事迹
张玉玺,男,汉族,1949年10月生,北京市丰台区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入伍,在海军37510部队服役。1976年退役返乡在新发地村从事统计员、放映员等工作,197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化,农业经济师。现任新发地村党总支书记、新发地宏业投资中心总经理、北京丰泰新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场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农产品产销信息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场协会农副产品产销分会会长、北京市丰台区肉类食品行业商会会长等多种社会职务。2000年5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张玉玺同志政治觉悟高、工作事业心强、改革思路新,是一个敢想、敢闯、敢做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市场一班人克服种种困难,精心培育,缜密管理,使市场如“滚雪球”般地逐年发展壮大起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后,张玉玺非常珍惜党和人民政府给予的这份较高荣誉,时刻以“高标准、高规格”要求自己,将工作当成一种事业对待,全身心的投入到市场管理当中,逐年完善配套设施,培育市场经营主体,美化市场交易环境。他常年南上北下联系业务,组织货源,深入商户中间了解商户的经营情况,掌握一手的资料,更好的为商户服务、为社会服务。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市场从2000开始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仅从一组统计数据看,2000年实现交易量27.6亿公斤、交易额33.5亿元,2001年实现交易量32亿公斤、交易额38亿元,2002年实现交易量36亿公斤、交易额48亿元,2003年实现交易量41.5亿公斤、交易额70亿元。到2004年年底,市场占地面积已扩大到1370亩,管理人员增加到1000多人,总资产积累到2.67亿元。交易的品种也从当初单一的蔬菜批发扩展到蔬菜、果品、粮油、肉类、调料、水产、种子等十几大类农副产品的综合批发,不仅有南菜北运、北菜南运,还出现了北菜更北运的现象。2004年全年各类农产品交易量达50亿公斤,交易额达95亿元,交易量名列全国同类市场第一,交易额名列第二,其中蔬菜、果品两大项的供应量已分别占到全市总需求量的60%以上。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极大地优惠和方便了一日三餐离不开蔬菜的北京市民,搞活了首都城乡经济,加速了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培育出了一大批完全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农民,通过他们成功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真正实现了“建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福一方百姓”的建场目标和“兴市富民,兴农报国”的庄重承诺,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市场”、“首都文明市场”、“全国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北京市文明示范市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商业电子信息化示范单位”、“全国优秀市场”等多种荣誉称号。张玉玺本人在近几年间,也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优秀‘村官’”、“中国优秀诚信经营企业家”、“首届中国农产品市场建设特别功勋人物”等多种荣誉称号。从2001年开始,连续四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联合评为“京郊经济发展‘十大’杰出典型”;2003年10月被中宣部、人事部、农业部联合授于“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并且当选为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八大、九大代表和丰台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特别是在2003年入春以来北京地区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当中,当时,北京市民因恐慌心理开始大批量的集中采购生活必需品,造成了农产品市场菜价飞涨,在这个关键时刻,新发地市场作为首都的“大菜篮子”承担起了一项“保障供应,稳定社会”的政治任务。作为市场的总经理,张玉玺深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他通过动员运销大户运菜进京、联系“场地挂钩”协议基地、降低市场管理费、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会员运菜进京等多种措施组织货源,使大批量无公害农产品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北京,仅在30个小时之内就平息了一场爆发性的市场价格波动。稳定了市场、稳定了民心,保障了非常时期首都市民的菜篮子供应。4月24日,刚刚上任3天的代市长王岐山到市场视察,当他看到市场内满腾腾的菜车时,高兴地说“有这么多菜,我就放心了,北京的市场是不会出现供应问题的”。同时,张玉玺认真安排、周密部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防治“非典”,使新发地这样一个人流量大来自区域广的大市场中,“非典”期间未出现一例“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为整个北京取得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被评为“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单位”,张玉玺同志也被中共北京市委授于“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他在抗击非典型肺炎当中的先进事迹还被作为专题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引起首都各界强烈反响。
不仅如此,由于这个大市场的存在,新发地由一个原来不起眼的小村子变成了北京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变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农产品集散地。利用这个优势,新发地村逐年发展了汉龙货运中心、木材市场、长途客运站、京新酒店等大小40多个企业。在大市场的带动下,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经营状况都很好。新发地村也被评为丰台区经济发展十强村。有了经济这个基础就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在发展中得到了解决。目前,全村农业劳动力有2831名,其中在村办企业上班的占81%,综合就业率达95%。村民可享受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也在逐年提高。全村经济蒸蒸日上,村民安居乐业,干群关系密切,一切工作开展都很顺利。张玉玺带领村民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模式,北京电视台专门制作了长达半小时的专题节目,在《财智人物》栏目播出。
作为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在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作为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玺在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享有较高的威望。2003年11月上旬,张玉玺和国内几位主要市场的负责人及国务院有关领导,参加了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的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第23届年会。同时,代表中国政府争取申办在中国深圳召开一次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会议。受到了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冈萨雷斯的亲切会见。
为适应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新形势,张玉玺高瞻远瞩,审势度事,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对市场的基础和配套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市场的现有体制进行彻底改革,组建成立了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有限公司,作为市场投资运做和经营管理主体,为新发地市场走向规范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上市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树起了一面旗帜。
在工作当中,张玉玺同志始终严以律己、艰苦朴素,以良好的工作、生活作风恪守着自己的人生信条:“我要为农民办点实事,做一个真正地农民的儿子”。他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只会工作,而且是忘我地工作。为了市场的发展他常年满负荷地运转,用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奉献精神,来对待这项属于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他把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三个方面,一是党的好政策,二是全体村民的支持,三是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问题,工作之余,笔耕不辍,著有《论市场发展和道德经济》、《论滚动发展》、《关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工作初探》等20多篇论文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还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当代社会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农村社区发展促进工程农产品市场管理营销专家和中国国情研究会农产品流通领域终生研究员。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