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一份特殊的爱

个人作品 > 图文作品   来源: 北京日报社   作者: 纪晨

简介: 2013年6月14日讯,王德山开着他的残疾人专用小型车把孩子们接回家。王爸爸刚把车挺稳,孩子们一股脑地跑回了家,着急看妈妈准备了什么好吃的。王爸爸缓慢地从车里出来,自己拄着拐回到家。“虽然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但我从来不把我的孩子们当成残疾人看待,他们自然也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曾经留学韩国学习福利学的王德山,2005年开始成为6个孩子的爸爸,8年来他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孩子们“不要自卑,就能活出最好的自己”。下班刚一踏进家门的赵庆亮,马上被四个孩子围上来,每一个都要和爸爸亲亲抱抱好一会才舍得放手。去年,赵庆亮夫妻俩在老家见到了同是铁岭人的王德山夫妇。听了他们的介绍,赵庆亮夫妻俩有些动心,而他们自己的女儿才上中学,懂事的女儿和爸爸说:“我觉得他们比我更需要你的爱,你们还是去照顾弟弟妹妹吧”。在女儿和家里4位老人的支持下,去年8月,他们也加入到了这个特殊的集体中。“周四小宏上英语班,周五涛涛上,他俩都很聪明……”,一说起孩子程天曾的脸上就写满了骄傲。河南南阳的他在首师大打工时,无意间看到了一张招募寄宿家庭的海报,经过挑选加入其中。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们,程爸爸特意找了一份可以上半天班的工作“一年多来,是这些孩子让我没了漂泊的感觉,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看到刘峰,也许猜不到今年他已经47岁了,女儿也已经在北京读大学了。刘爸爸看起来十分年轻,问他年轻的秘诀是什么,朴实得他抿着嘴笑了。如今他还是另外6个孩子的爸爸。除了照顾孩子们的衣食起居,每天他陪着孩子们一起看故事书、搭积木。每逢周末,刘爸爸的女儿也会回来帮忙照顾弟弟妹妹,给他们辅导功课。看着这一家人其乐融融,这应该就是刘爸爸年轻的秘诀吧。和王德山一样,刘连合也是在2005年加入到寄宿家庭的的队伍中来的。回想八年前,刘爸爸依然记忆犹新。那时女儿双双刚来到家里,对爸爸妈妈还很陌生。一晚双双突发疾病,刘爸爸抱着女儿赶去医院,拉着大夫的手求他一定要救救女儿。也正是这个举动,开始融化了双双的心。当大夫问他孩子生日和有无过敏史时,刘连合却只知道年份不知道月份。从那以后,他留意每一个孩子的点点滴滴,凡事都格外上心,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来自黑龙江大庆的宋维良在得知有这样一群需要照顾的孩子后,把老家的房子和地一并租了出去,和媳妇一起来到了北京。快6年的时间里,他们没回过几次家,就连儿子结婚他俩都没回去看看。儿子儿媳都支持老两口的做善事,但老宋的父亲不理解,认为儿子这么做简直是不可理喻。可是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对于爱的渴望,宋维良觉得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这一份份特殊的爱源于春苗基金会的“小花关爱”项目。他们为6个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让6个来自的不同地域的夫妻来到北京,和29个孤残儿童组成了6个特殊的家庭。多年来,通过稳定家庭的培养,改变了这些贫困地区福利院疾病孤儿的命运。通过家庭式的治疗、养育、教育、康复、心理疏导,使这些身体残疾的孩子在治疗的同时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