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出63项重点任务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本报记者 关一文
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压舱石”“定盘星”。记者从昨天举办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北京市商务局会同33个有关部门、16区政府和经开区管委会制定印发了《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工作组配套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个五年实施《方案》包括重点任务63项,重点项目60项,政策清单30项,重点服务企业50家。
高质量推进63项重点任务
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介绍,《方案》从打造24项消费新地标、培育26项消费品牌矩阵和优化升级13项现代流通体系三方面具体展开任务。
打造消费新地标方面,核心区以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西单商圈等为重点;中心城区以国贸、新首钢、五棵松、丽泽等区域为重点,提升消费集群国际竞争力;城市副中心以环球度假区、运河商务区为重点,建设培育新型消费圈;鼓励多点新城地区建设综合型消费节点,推进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空港型国际消费“双枢纽”建设等。
培育消费品牌矩阵方面,加大商业品牌首店政策实施力度,集聚优质品牌首店首发。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推动老字号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培育孵化新消费品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消费品牌企业。鼓励“餐饮+文化”“餐饮+科技”“餐饮+体验”等新模式发展,带动本市餐饮业创新发展。办好中国国际时装周、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活动,打造时尚品牌活动风向标。
现代流通体系优化升级方面,加快《北京物流专项规划》落地,布局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互联网+流通”等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鼓励发展末端配送新模式。积极争取国家免税店创新政策在京先行先试,优化口岸免税店经营品种,提高商品吸引力,增强免税商店国际竞争力,推进离境退税商店提质增量。进一步提升流通配置服务能力,加快进口许可证审批实效,提高通关效率,支持通过跨境电商B2B出口模式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高标准抓好60项重点项目
《方案》包括丰台大悦春风里、首开龙湖熙悦天街等23项新建消费地标类项目、西单更新场、三里屯太古里西区改造等21项传统商场商圈升级改造项目,5项品牌项目和11项现代流通体系项目。
其中,2021年计划落地项目18个,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2022年计划落地项目21个;2023年计划落地项目8个;2024年计划落地项目3个;2025年计划落地项目10个。工作组建立项目协调服务机制,动态调整补充项目库,持续跟踪项目进展。
高效率制定实施30项创新政策
《方案》还包括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已出台政策14项、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16项计划出台政策。
郭文杰表示,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工作组将紧紧围绕《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建立定期统筹调度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区政府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全面促进商品消费提档升级,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马上就访】
城市副中心开出六大清单
环球度假区、运河商务区将打造消费新地标
结合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出台《北京城市副中心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系列配套文件,开出六大清单,给出了详细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其中,包括近期重点项目24项,重点项目清单63项,重点任务清单117项,政策清单22项,重点服务企业70家以及消费季活动清单21项,全面激发多元消费活力,提升副中心城市能级。
重点项目和任务涉及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文旅消费潜力释放、体育消费质量提升、国际教育供给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提升、消费服务品质提升等主要领域。其中,既包括备受关注的三大建筑、环球主题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也涵盖老旧厂房改造转型、产业园区升级、服务百姓民生的各项具体任务。
将于今年年底完成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就是城市副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北泡地块老旧厂房,用于北京国际设计周永久会址建设,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将于12月底完成建设工作,目前在做地下室的设备安装及调试。
正在建设的远洋乐堤港项目也备受期待。该项目总体量37万平方米,由三个主体板块搭建,包括两栋甲级写字楼及配套10万平方米高端购物中心,其中商业综合体将承载260余家商铺入驻,首店品牌超过三成。目前,项目楼体建筑实现封顶,外观装置“运河之眼”实现灯光测试,外立面工程将在2022年春节前完成,预计明年十月正式开门营业,为构筑城市副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添新色谱新曲。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