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年内完成119个村饮用水质提升
“现在水量不仅大,水质又好,生活方便了许多。”昨天一早,宋庄镇徐辛庄村村民王夏芳打开家中的水龙头,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高兴地说。今年以来,通州区加快实施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年底前,119个村将喝上放心水。
入夏以来,王夏芳所住片区因夏季用水量增加,致使村民用水诉求量增加,为此,通州区水务局等部门第一时间赴现场研究制定对策。为缓解徐辛庄水厂的供水压力,解决该水厂2眼水源井报废造成水厂进水量严重不足的问题,水务部门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启动水源井更新工作,目前2眼水源井已和水厂正式并网,增加供水量,该片区供水不足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水务局立足实际,把乡镇地区供水用水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目前,已有7个乡镇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158个村的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进场施工,置换水源井及井房改造、水处理设备安装等工作正在陆续实施,预计年底可完成119个村的水质提升工程。针对现有供水管线存在老化、严重跑冒滴漏、水量水压不足、维修频繁等供水问题突出的村庄,计划到2022年完成103个村的供水管线改造工程,目前,已有67个村完成方案设计,39个村进场施工,5个村完成工程建设。
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农村地区供水用水问题,一方面积极协调市自来水集团通州分公司逐步向城市副中心外扩大供水范围,同时随着新建道路、新地块开发扩大市政供水范围,逐步替换本地地下水源,缓解部分地区供水压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单村供水站供水体系,形成收支、养护、维修的一体化循环机制,保障供水安全。
相关新闻
明沟变暗渠 小广场焕新 坑洼变坦途
于家务乡首批三个村小微工程完工
本报记者 金耀飞
“新修建的广场真棒,不仅路面平整,还建了亭子,健身器材、长椅、棋盘应有尽有!”看着富各庄村修葺一新的广场,村民张志申打心眼里高兴。
道路破损、排水沟裸露、广场下雨积水……在村民身边,总有一些需要“小修小补”的地方。事儿看着不大,却和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2021年,于家务乡从群众念叨的“烦心事”入手,积极对接区发改委,协调项目资金,并于4月份启动了全乡第一批小微工程。
据了解,第一批小微工程共涉及仇庄、富各庄、小海字三个村,施工面积共计2540平方米。近日,三个村的小微项目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
仇庄村
明沟变暗渠
异味无影踪
仇庄村西路排水沟排水不畅通,导致淤泥过多异味较重。此次小微项目将该段排水沟沟底做了硬化,沟上铺设了承重盖板,明沟改暗排,路面上干净又整齐。
“尤其是夏天,从这儿过都得捂着鼻子走。现在改造好了,异味儿消失了,苍蝇蚊子都少了,晚上遛弯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村民杜大爷说,以前一到秋天,落叶堆积,保洁人员得下不少功夫清理里面的落叶和淤泥,现在不但好打扫了,路面也加宽了不少。
富各庄村
小广场焕新 健身休闲美
近年来,村里的小广场已经成为村民健身娱乐的首选之地。日前,记者在富各庄村看到,村庄南北两个小广场地面焕然一新,健身器材也重新做了修整。村内北广场还安装了木亭、色彩鲜艳的滑梯,亭内设有长椅、石桌,老人们在下棋,孩子们在嬉戏,其乐融融。
“现在我每天都要来广场溜达几圈,健健身、下下棋,跟街坊邻里唠唠嗑,感觉农村生活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71岁的村民张志申感慨。
“富各庄村北广场和南广场之前的透水砖破损,路面坑洼不平,一到雨天容易积水。这次小微工程就集中更新了广场上的透水砖和围栏设施。”于家务乡规划办工作人员刘昆鹏说,为方便居民休息,小微工程还添加了木亭、靠椅、石桌等便民设施。
小海字村
坑洼变坦途
出行方便安全
此次小微项目工程中,小海字村环村路西段也得到了修缮。“先前的路面破损成三段,坑洼地方还有很多的泥沙。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骑电动车都很困难。”小海字村委会工作人员张乃武说,现在坑坑洼洼的路补好了,大家伙儿出行更方便安全了。
下一步,于家务乡将充分利用“小微项目惠民生”工程,聚焦群众身边的微诉求,继续办好群众的微事项,以务实举措全力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好,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