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建大45名师生领略古建魅力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李天际

    建筑

    昨天下午,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45名师生走进首开集团房地古建工作室,参加第四届“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这也是北京房地古建工作室连续四年在该活动中对社会开放,向社会传递古建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古建传统文化。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参观古建展览室,由工作人员和古建专家分别介绍清末民初有关颐和园、北海、清西陵等古建的修缮,以及木作、彩画、油作、裱糊作、瓦作等五个专业的传统操作工具、材料、工艺流程展示模型、木构架模型以及古建作品等500余件展品。

    随后,古建工作室安排了古建木作斗拱和鲁班锁拼装、古建彩画沥粉和填色、木隔扇裙板烫蜡等古建传统技艺的现场演示。

    据介绍,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的结构,作为大型或较大型古建筑柱子与屋架(或称下架与上架)之间的承接过渡部分,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出挑,承挑外部屋檐,可使檐更大更美观,并对保护柱子、基础、墙体等免受雨水侵蚀有重要作用。而沥粉是用专用工具将胶粉配制的膏状材料在彩画纹饰上挤制成凸起线条的工艺,在古建筑彩画中起到一种近似于浮雕的效果。古建筑的烫蜡技术则是对木材表面处理的一种装饰方法,不仅能很好地展现木材优美的纹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以防止外界环境对木材的不利作用。专家还指导参观者进行体验,让大家感受到精湛的古建营造技艺。

    活动在最后环节设置了古建筑知识有奖竞答,让大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跟古建专家互动。通过互动巩固在体验过程中所学到的古建知识,更好地传播古建筑传统文化。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