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龙潭小巷管家“吹哨”解决社区问题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蒋若静

    作为街巷长制度的延伸,东城区龙潭街道于去年4月25日在全市率先推出“小巷管家”制度,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治理。一年后,该街道又相继成立多个“小巷管家团”,以组团的形式,发动更多普通老百姓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共治委、街巷共治小组的出现,又让各部门的执法力量直接参与其中,以定岗、定责、定人的形式,小巷管家或街巷长一“吹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即可立即做出反应,迅速处理街巷问题。

    东城区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龙潭街道在各个社区由党委牵头成立了社区共治委,街巷内又成立了共治小组,由公安、城管、食药、工商等执法力量,小巷管家、街巷长等主体共同参与,解决辖区内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没有这个机制之前,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要走好多个步骤。比如小巷管家发现有商户店外经营,若劝阻不听就得找社区,社区再找街道,街道再联系执法部门。现在小巷管家在这个共治小组或共治委内可以直接‘吹哨’,每一个街道、社区都有相应的执法力量定岗、定责、定人,听到‘哨声召唤’,四类执法人员立刻就能出面协调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时间。”该负责人说。

    北京赛克德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斌是去年4月首批上岗的小巷管家之一,他所负责的路段是夕照寺中街东段350余米的距离。“这条街恰逢次支路改造,附近又有板厂小学、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北京市第五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交通秩序很乱,尤其是早晚高峰特别拥堵。”在这种情况下,王斌斌发动公司的18名员工,在早晚高峰期间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到街面上帮忙疏导交通,或是将人行道上横七竖八的共享单车码放整齐。“以前起码得堵上二十分钟半个小时的,现在好了,几分钟就顺了。”王斌斌说。

    除了帮助疏导交通,王斌斌去年还与街道城管科的同志共同劝离了一处长期违规占据便道的废品回收点。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