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平谷首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全市推广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林艳

    昨天,平谷区第五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午8点半,区长汪明浩准时作政府工作报告。当汪区长报告到平谷首创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链模式向全市推广时,全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全市推广“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执法模式

    “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也被称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链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并向全市推广。在平谷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项改革攻坚举措及成效,被重点写入。去年,乡镇“哨声”响遍了整个平谷。一项联合执法新规,有效地破解了多年以来联合执法效率低、力度不够的难题。

    街乡一旦发现什么问题,只要“吹声哨”,就能唤来各个委办局,集中前来“会诊”。同时被授予执法“召集权”,而一旦召集信号发出,各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必须在30分钟内赶到执法现场,根据职责拿出具体执法措施,“事不完,人不走”。这一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去年在平谷广为传播,所有人都懂得“吹哨”好解决问题。

    今年,平谷“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还将继续推广和深化,将从相关法律支撑角度,让这一新的执法模式固定,以形成长期机制,发挥更大的效果。

    盗采金矿案走出的执法新规

    2016年5月14日,平谷金海湖镇发生重大金矿盗采案件,造成严重安全事故,该案直至2017年12月21日才二审判决结案。“联合执法难,调查取证难,固定证据难”,对于这起走了一年半的案件,平谷国土分局执法队用了“三难”来解释。

    在平谷,类似这种非法盗采金矿、盗挖山体、盗偷砂石等事件,多年来屡禁不止,让政府很是头疼。金海湖案件发生后,平谷区委区政府痛定思痛,开始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的执法问题,2017年初成立“双安双打指挥部”,由金海湖镇来牵头,各个相关执法部门参与。

    “由乡镇来主导执法,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一种模式,”市国土资源局平谷分局矿产执法队队长倪维兵说,“就是乡镇只要发出一个信号,让你各个部门几点几分在哪儿集合,我们就得‘听令’。”这个从未有过的“吹哨”执法模式,很快验证了它的成效,由金海湖镇推广至平谷全区。

    过去,乡镇部门最容易发现问题,却最没有执法权,而协调执法部门下到一线,往往声势一过“死灰复燃”。不少问题,由于涉及多个部门联合执法,而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常常出现“你来他不来”“腰来腿不来”,所谓的“联合执法”实际上并不联合。

    现今,这些问题,乡镇的一声“哨”就能解决。

    乡镇“一声哨”就能唤来所有部门

    对此,矿产执法队队长倪维兵深有感触,虽然他们对盗采盗挖案件有着主管执法权,但在执法过程中往往容易“吃瘪”,“因为我们没有扣人权、扣车权,这些权力是交通部门、城管部门和公安局的。所以现场执法时,有时真感觉很无力”。

    而现今,这个有些“窘”的执法问题,却可以用一声来自基层的“哨”解决,因为执法变了“权力先后”。乡镇一旦发现有盗采,“第一哨”先吹给国土分局,同时吹给公安局,先把现场证据控制,根据现场情况还可以吹“第二哨”,如果有车,车上发现没有苫盖,找城管局来;再看汽车尾气是不是符合标准,找环保部门来;如果车辆超载、改装,通知交管局来。

    若两声哨还不够,还可以吹响“第三哨”,如果是在河道里盗挖,通知水务局;如果是挖农田的,还要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情况,要吹给经管站;如果是开山盗采的,涉及林地,还得吹一下园林绿化局……

    一声哨,与盗采案件相关的19个委办局,都可以唤来。不仅是盗采案件,污水直排、垃圾乱堆、散乱污企业治理等等,街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唤来所有相关部门,前来提供各自专业的职能“服务”。

    七大执法配套机制保障“哨响”

    把执法“主导权”下放至乡镇,虽然发现线索快、解决问题准,但是作为行政部门最末端的一个权力部门,怎么来保证这声执法“哨”吹得起、吹得响?平谷一年来的实践,已有经验。

    在平谷,去年除了首创“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外,还有七大执法创新机制,用来确保这一“哨声”能吹响。

    这些机制分别是:督查问责制,每一次的吹哨都保证“全记录”。电话打给谁了、谁打的、谁接的、几点到现场、都有哪个部门到等等,每一步执法都要求留痕; 应急值班机制,国土、水务、公安、城管、环保、工商、住建、交通等部门,都必须24小时值班待命;力量下沉机制,相关执法单位还要求必须派专人到乡镇,形成一个类似“专案组”的临时小组,直到问题彻底解决完;清单式执法机制,即根据每一个委办局的权力清单,来对应“哨”是可以吹给谁;线索侦办机制,只要发现案件涉及犯罪,就可提请公安同步侦查;延伸执法机制,按照案件里所涉及的利益链、产业链、关系链,延伸执法,如盗采矿案,要再延伸查“开采完了钱用哪儿去”;执法会商机制,该机制穿插整个“吹哨”过程。

    一声哨响 威慑“无边”

    线索发现快、查处快,侦办快。一声哨响,什么都快了。执法效率的提高,是平谷委办局和乡镇“吹哨人”的共同感受,“以前很难联合起来。执法不充分、不主动、不积极”的执法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而对违法行为的本质性威慑,不再是过去执法中“吓一吓”的窘况,也是“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实际成效。2017年,以盈利为目的的恶意盗采发现为零,这个过去在平谷一直很猖獗的违法行为,去年得到了根治,见证了“哨声”的威慑力。

    案例

    一个镇去年“吹”了近20声哨

    夏各庄镇去年一整年吹了近20声哨,大兴庄镇也吹了至少10次哨……平谷的执法“哨”已广为运用,很多乡镇都已吹出经验。

    大兴庄镇去年夏天一个深夜,为治理一养殖屠宰企业的污水治排问题,由镇长高磊吹响了一声哨,他先“吹”给了环保局,后又“吹”给了公安局属地派出所。“我们怕打草惊蛇,先不透露地点,没告诉他们企业具体地点,就约了一个时间,让他们凌晨12点来我们镇集中行动”。

    而约定12点,则来自这个最末端权力部门最一线的观察,“我们当时怀疑他们偷排,连续盯了一周时间,但他们白天就放清水,晚上再排污,每天都是等到12点以后开始偷排污水。因为是屠宰企业,那个水混着血又脏又臭,污染很大”。

    大兴庄镇的这一次吹哨行动,当晚就收获了成功,环保局及公安局属地派出所现场把几个排污关键节点控制,当天企业直接关停。

    而像这样的“哨”,在大兴庄镇,只算是他们吹过的一声“小哨”,发现一个问题吹一下,而镇里去年针对养殖户的全面治理行动,包括查处养殖粪便乱堆乱放、向河道排污等问题,吹了一次“大哨”,众多部门前来“报到”。

    而每一次的“吹哨人”,不只是镇长和书记,主责副镇长和镇里相关负责人,也都可吹起这声哨,每吹必响。

    文/本报记者 林艳

    对话

    这样的机制把委办局和乡镇“串连”了起来

    对话人:大兴庄镇镇长高磊

    北青报:“吹哨”执法权力的下放,给乡镇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高磊:改变了过去乡镇“有责任、没权力”权责不对等的局面。乡镇好多事,我们最了解,也最需要直面,而有执法权的委办局,也不可能天天来镇上转。像环保排污,正常上班时间抓不到,只能找非常规时间来执法。但非常规时间,部门都下班了,也没有啥机制保障人家得来执法,你都不好意思找人家。但是现在“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不一样,我们就是名正言顺提执法要求,随时随地都能吹这个哨。

    北青报:在这种新的执法模式下,权力“反转”,部门和乡镇的关系怎么样?

    高磊:以前我们和委办局,说起来都是处级,都是政府组成部门,但实际上他们对我们有考核,我们对他们是没有考核的,关系其实不那么“平等”。过去发现问题,有时找委办局来做点什么事,还得靠个人关系拜托来解决。比如一个部门说,根据某某法,这个事件不属于他们的权力范围,我们也不清楚这个界限,也无从说。现在,这样的机制把委办局和乡镇真正串连了起来,以前是他们放声话,我们得动全身;现在是我们吹一哨,他们也得动全身。这才是真正的有效互动。

    文/本报记者 林艳

    其他亮点

    平谷创建北京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是平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验收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平谷2018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国已有137个地级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平谷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成为北京首个“创森”区。

    据悉,验收共有46项指标,44项指标目前已完成,还有2项尚未完成,即“创森”知晓率要求达90%以上,以及所有档案要达标。“这两项目前都在抓紧推进。”平谷区副区长付湘生表示,平谷未来将呈现“三绿”的美丽城市模样,山区将形成以松柏灌木等生态林为主的一道“绿屏”;平原浅山区将形成以经济林为主的一张“绿网”,这张网上有紫色大道、粉色大道、绿色大道等等;而在城区,将处处有“绿景”。

    目前,平谷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6.94%,多年位居北京市第一,林木绿化率已达71.58%。

    试点重点道路路侧停车电子收费

    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2%,居全市第3位;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6%;40%低收入农户实现“脱低”……昨天,平谷区区长汪明浩介绍了多项数据指标,都与民生息息相关。

    今年,平谷将继续推进多项民生工程和目标,包括推进“厕所革命”,对98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定为增长7%;将实现低收入农户80%“脱低”。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民生领域今年还将有多项创新管理政策,包括将建立老旧小区服务管理长效机制,推行菜单式准物业管理。交通领域,将开展城乡安全便民充电设施试点和重点道路路侧停车电子收费试点,以逐步解决充电难、停车难问题。

    本组文/本报记者 林艳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