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东城西革新里城市休闲公园开放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北京青年报

    研究鲸类就像在永久不散的迷雾中研究狮子一样,只能每过二十分钟左右看到一点头或尾

    回到20 世纪60 年代,捕鲸时代少量孤独的幸存者为了尽可能成功地找到配偶,不得不尽量大声地呼喊。因此,蓝鲸在后捕鲸时代可能提高了歌曲的音调以提高一点音量。这些恰好是当时收听阵列第一次捕捉到的声音——蓝鲸从遥远广阔的地方传送来的歌曲。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鲸的种群得到了恢复,它们的动态也发生了改变。水里的鲸越来越多,鲸之间的平均距离就缩减了,因此蓝鲸可以不用远行去寻找其他鲸。与此相反,如果一头雄性想展示它的体形与地位,那就有必要降低音调,可以让其他雄性和雌性听出它有多大。

    可是,想正确地搞清楚所有鲸类——全世界范围内的鲸、海豚和鼠海豚——的生活正在发生什么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像“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鲸类评估和生态项目”的领头人菲利普·克拉珀姆博士所评论的:研究鲸类就像在永久不散的迷雾中研究狮子一样,只能每过二十分钟左右看到一点头或尾。而对于采集种群规模和性别比例的科学家而言,鹿或松鼠的数据在一个季节里就能收集完毕——甚至有时一个下午就能搞定。

    克拉珀姆就此做了个总结:“任何有理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去研究鲸类。”这种观点听起来很对,特别是当你考虑到研究涉及的尺度的时候。作为真正的世界旅行者,对于最大型的鲸而言,大洋盆地就像一个水塘一样。有一次,克拉珀姆曾经追踪一头濒危的雌性灰鲸,之前在靠近日本北部的库页岛的夏日栖息地已经有同事对它进行了标记。这头鲸游过整个太平洋来到东太平洋的灰鲸繁育场所——墨西哥沿岸的水域和潟湖。它待了几个小时,然后向北穿过白令海,回到俄罗斯。这就像是从洛杉矶飞到巴黎吃了个午餐,然后再返回——只不过鲸类用的是它们自己的四肢来旅行。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鲸宏大的生活尺度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长久以来,我们已经知道它们可以旅行很长的距离,但是现在看起来它们交谈的距离也同样广阔。这意味着它们的谈话可以穿过海洋,比电话和电报线更早,当然也比跨国的线上约会更早。

    蓝鲸也不是唯一使用大功率低音乐器宣传它们行踪的动物。抹香鲸也可能采用这种策略,虽说效果稍有不同。作为凶猛的捕猎者,抹香鲸能够在黑暗的深海捉到巨大的鱿鱼。雄抹香鲸过着独居的生活,这种状态偶尔会被短暂飞快的性行为打断,不过,前提还得是找到一个配偶,这些配偶高度分散且经常不能交配——一头雌性抹香鲸大约每五年繁殖一次。与蓝鲸相似,雌性抹香鲸不会在一个区域内聚集产崽。相反,一头雄性必须抓住机会,希望在大海中巡航时能偶遇一小群雌性,而且其中还要有一头准备好了繁殖——如果他够幸运的话。

    他要探测到相对较近的雌性的一个方法就是倾听。抹香鲸的雄性和雌性都会发出一种咔嗒声来交流和回声定位。那是一种持续的咔嗒声,特别是在吃东西的时候。雄性可以通过定位追踪那种咔嗒声并且加上自己独特的花腔来和声。一头大型雄性抹香鲸不只可以发出咔嗒声,这些大男孩还可以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连载十)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