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剧本推介会新举迭出大牌编剧坐镇“剧本超市”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王岩

    昨天,故宫博物院院庆92周年之际,“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在故宫端门数字馆全新亮相。 “我们一方面让养心殿的真文物出门巡展,让外地的观众也能‘走进’养心殿,另一方面用数字技术,让养心殿‘活起来’,让年轻人更多地走进数字养心殿,走进传统文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媒体阐释了该展览的策划理念。

    一台手机:文物和档案“活”了

    注重开放性、多样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是“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的一大亮点,也是全数字形态展览的一大优势。与以往单向被动式参观的展览不同,更加注重探索和体验,除设置了多种有趣的真人通关模式,更与观众手中的移动智能设备建立起关联,观众的手机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台“照相机”,更可以参与到多种有趣的交互环节中,让线上与线下的联通变得妙趣横生。

    展览选取养心殿生活中的“政务——文化——起居”元素,使用无需下载的“端门数字馆”导览小程序对观众进行个性化导览,同时利用小程序进行互动和积分记录。观众可以体验“召见大臣”,“朱批奏折”,“走进三希堂”,“鉴藏珍玩”,“亲制御膳”,“穿搭服饰”等活动,在游戏结束时根据积分揭晓“彩蛋”,度过内容丰富的浓缩的“养心殿的一天”。

    VR技术:文化遗产“活”了

    故宫对VR技术的探索起步于2000年,十余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故宫古建筑和文物三维数据。以这些准确而严谨的高精度数据结合交互技术,向观众完整、生动地传递故宫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风貌,再现紫禁城的金碧辉煌。

    此次在虚拟的养心殿建筑中,观众可以自主地深度探索,从不同的视角看到养心殿建筑很多难得一见的细节。而这也适时地弥补了养心殿因研究性保护,项目暂时关闭给观众参观带来的遗憾。

    除了建筑,展厅中还精选了陶瓷、玻璃等文物的高精度数字化模型,用交互的方式呈现其制作工艺、纹饰特点、使用方式等,以鲜活的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数字多宝阁中琳琅满目的珍宝看得眼馋?不如将喜爱的文物从架子上“取”下,摆放在身后的三希堂中把玩,更可以直接放入手机中的多宝阁带回家。

    互联网+:传统文化基因“活”了

    本期数字展秉持“互联网+”的创新理念,线上线下相结合,打造故宫里的“O2O”。线上部分以故宫博物院官方社交平台“微故宫”为主要舞台,从今年初开始便陆续推出“养心殿数字展”系列文化专题,通过图文、微视频等方式持续介绍养心殿在历史中的变迁故事,为观众缓缓打开养心殿的历史画卷。

    线下部分则以故宫博物院端门为实体空间,推出“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让观众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穿越历史,度过在“养心殿的一天”。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文/本报记者 王岩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