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通苑双创社区年内投入运营
“在我们眼里,回龙观早已不是当年的睡城,而是年轻人实现创业理想的梦想之城。”昨天,在昌平区推进双创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一位入驻回龙观双创社区的创业者如是说。继去年11月打造全国首家创业创新社区——回龙观双创社区后,天通苑双创社区也将于今年年内投入运营,通过推进双创工作,昌平为“唤醒”两大“睡城”注入了新活力。
我国最大创业综合体7月全面开园
昌平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11月,昌平区整合农村集体产业用房资源,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创业创新社区——回龙观双创社区。该社区规划空间规模75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15万平方米,入驻了腾讯众创空间(北京)、优客工场等一批标志性众创空间和创新型孵化器,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社区以及车库咖啡等多家知名机构也已达成入驻意向。
其中,腾讯众创空间(北京)不仅是“回+”双创社区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众创空间。项目一期已入驻团队48个,入驻率100%,总融资额度约1.6亿,估值约17.7亿。二期将于今年7月开放,能够满足5000人的创新创业需求。
天通苑双创社区年内投入运营
以回龙观双创社区为样板,昌平提炼出了“回+”双创社区这一特色品牌。目前,昌平区正在打造“回+”双创社区另一个标志性项目,即宅创部落/极客丛林众创空间,位于天通苑地区,规划空间规模约20万平方米,其中,联合办公5万平方米、青年创业公寓和中高端人才公寓5万平方米、创新体验式商业中心10万平方米,计划年底前基本投入运营。
家住回龙观,现在又在腾讯众创空间开启创业之旅的李志刚说,在这里上班的最大好处是每天省去了两三个小时路上的奔波。据了解,入驻回龙观双创社区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二的创始人和员工都在附近居住,回龙观双创空间也由此帮创业者实现了工作、生活、社交于一体。
打造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样板
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表示,整合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社区里的农民劳动力产业安置用房,用于建设“回+”双创社区,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益,对壮大集体经济、防止低端产业进入也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解决了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睡城”长期存在的职住不平衡、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问题,为“唤醒”该区域注入了活力。
据了解,昌平区计划利用3年时间建成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样板。预计到2018年,全区企业拥有授权专利数达到7500件以上,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6亿元;新登记注册中小微企业1.5万户,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到2020年,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独角兽”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左右;双创空间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