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建工抢险大队:城市里的抢险铁军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李泽伟

    青春耀党旗共筑中国梦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应急管理”这个名词进入公众的视野。一年后,作为北京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十三支不同战线的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应运而生。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就是其中的一支。

    2007年,朝阳区双桥一处施工现场打井作业遭遇地下暗河,形成一个直径数米深达10余米的大坑,5名施工人员连同打井机械一同陷入大坑中,2名施工人员被流沙掩埋,其中一名工人当场遇难,另一名工人被埋住双腿,包括建工集团抢险大队在内的几支抢险队伍抵达现场开始救援。在坚守了一天一夜后,受困工人最终被坍塌的泥沙掩埋。这是许多队员不愿提起的痛,让大家感受到作为抢险队员的责任。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建工集团抢险大队受命参加抗震抢险。到达灾区后,抢险大队连续奋战66天,出色完成各项任务。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建工集团抢险大队负责奥运中心区6个比赛场馆(群)、4个附属设施及周边4个训练场馆的赛时建筑设施应急备勤任务。进入中心区备勤,让队员们备受鼓舞,这些信任都来自于平时的成绩。

    奥运中心区应急备勤、国庆60周年天安门周边应急备勤、施工工地坍塌、危险化学品泄漏、车辆脱轨、液化气爆燃……北京市许多突发事件的处置中,都有北京建工抢险大队的身影。十多年来,这支由很多党员组成的队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受到了市政府、市建委、市安监局和集团公司的多次表彰和奖励,先后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奥运保障先进集体、身边雷锋团队等诸多荣誉。圆满完成118次应急抢险任务,从未发生次生事故,用行动赢得了“抢险铁军”的称号。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