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定位精度最高可达毫米级,这家公司让“北斗”走进生活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王天淇

“复移小凳扶窗立,教识中天北斗星。”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北斗七星”就有着亲切而熟悉的认知。茫茫夜空中,“北斗七星”的存在,宛若指路明灯。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9月伴随我国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而创建,是我国最早从事导航定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之一,推动并见证了我国卫星导航及相关产业发展,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今年,该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走出会议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五亚洲抱着电脑,匆匆赶回办公区,和团队成员们继续讨论近期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今年49岁的第五亚洲是北斗星通的一名算法工程师,自2006年进入公司以来,他作为研发团队的一员,始终奋斗在北斗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多个项目开发一线。

“我是很幸运的,刚好赶上国家这些大的项目建设。”第五亚洲记得,刚加入北斗星通时,公司正在做基于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应用研发,原有的卫星导航系统虽然已经有了质的突破,但定位导航的精度却不高。第五亚洲曾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人抱怨:“你看这什么呀,都给我导河里去了。”为此,像他一样的算法工程师、科研工作者们夜以继日,为提高导航精度默默努力。

随着北斗二号卫星组网成功,北斗星通研发的产品导航定位精度大大提高,可以精确到几十米范围内。同时北斗星通相关系统还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过去渔船一出海,想要再和陆地沟通就得用海事卫星电话,但成本极高。”第五亚洲说,加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后,不仅能像“发短信”一样和陆地、其他船只之间自由沟通,还为海上救援提供精准指导。

而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北斗星通开始进入全面自主研发的阶段。现在,相关系统的定位导航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共享单车电子围栏、大坝沉降位移监测等领域都有应用。

不但如此,北斗星通还致力于为导航系统装上一颗“中国芯”。在众多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北斗星通陆续自主开发出了90纳米、55纳米、40纳米、28纳米、22纳米的卫星导航定位芯片,打破了高精度测量、导航、授时等多个领域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推动了北斗应用的发展。目前,北斗星通研发的自主芯片、模块、板卡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地位,产品广泛应用于无人飞机、汽车、精密测量、国防装备等多个领域。

因“北斗”而生、伴“北斗”而长,23年来,民营企业北斗星通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在,我们的业务主要布局除了芯片外,还有云服务、天线、惯导、汽车智联,全力构建智能时代的‘位置数字底座’。”北斗星通党办主任、工会副主席廖仲鸿说。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北斗产业化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北斗星通也将紧抓历史机遇,持续创新突破,为我国导航产业发展继续努力。

(原标题: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北斗”而生 伴“北斗”而长)

来源:北京日报 | 记者 王天淇

流程编辑:U016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