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未来科学论坛”上午举行,国内外科学家畅谈科学精神,开放与交流是科学的基本特征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刘苏雅

随着科学发展进入深水区,学科领域越发细分,这就要求科学家必须开展学科交流、推进交叉研究。上午,2023中关村论坛“未来科学论坛”举行,国内外科学家会聚一堂,围绕科学精神的开放与包容、科学的创新与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讨论。

本报记者 安旭东 摄

当前,生命科学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一不小心就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冲击;气候变化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求全人类携手创建可持续的能源结构和绿色星球;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带给普通人很大的震撼,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全人类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未来论坛理事会2023轮值主席刘芹表示,面对这些重大议题,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扮演着不可或缺,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力量。“科学家作为人类最具好奇心、最有思考力的优秀代表,正在代表人类向未知领域探索,他们需要获得更大的关注和更有效的支持。”

我们如何理解科学精神的开放与包容?科学的开放与交流,是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沈向洋认为,科学必须具备批判精神,科学的进步就是否定前人、向前探索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而香港大学校长张翔表示,包容性是科学的本质决定的,95%的科学实验结果是失败的,推动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目标导向,也要支持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科学的开放和包容与科学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科学精神必然呼唤着开放,如果封闭、狭隘,就无法做出有趣的发现。”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说,弘扬科学精神在实质上是要问:我们人类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向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让人觉得,它有一天会成为新的物种,取代我们。但如果人类能保持开放、畅想和创造力,我们一定不会落伍。”

“期待本次论坛能会集各国科学家,进行跨学科交流讨论,探讨21世纪国际科学合作的必要性,并激励科学家不断进军新高地,取得‘从0到1’的突破,用科学之光点亮人类的未来。”刘芹说。

(原标题:“未来科学论坛”上午举行 国内外科学家畅谈科学精神 开放与交流是科学的基本特征)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16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