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等预备名单项目继续推进 “十四五”期间我国世界遗产有望达60项
我国申遗与预备名单培育工作正稳步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昨天,《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21~2022)》发布。
资料图
我国已拥有56项世界遗产,总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北京中轴线、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西夏陵、江南水乡古镇、景德镇御窑遗址、万里茶道、钓鱼城遗址等被列入世界遗产申报预备名单项目。蓝皮书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的世界遗产数量有望达到60项。
蓝皮书表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状况继续保持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绝大多数申遗承诺履行正常,遗产保护经费总额回升且各遗产地间经费差异整体趋向平衡,遗产本体保存状况稳定并向好发展,七成遗产地的游客量出现回升。
不过,如何让游客看懂遗产,应成为考古研究的课题之一。蓝皮书认为,2021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中,遗址类遗产地数量虽然最多,占比近40%,但其游客总量仅占全国游客量的不足8%。同时,仅有莫高窟、云冈石窟等5处遗产地的讲解服务人次占其游客总量比例超过45%。遗址类遗产,尤其是建筑基址、地面遗迹不存的古墓葬,以及以宗教题材为主的石窟寺等,或观赏性差,或内容深奥,蓝皮书建议考古学者在解决学术问题的同时,也应考虑怎样对遗产进行通俗化的阐释和直观的展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刘苏雅
流程编辑:u019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