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通州区小学生开启气象探究之旅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室内气象科普展区,区气象局工作人员为学生普及气象知识。记者 常鸣/摄

昨天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以“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为主题,引导青少年关注气象,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发展。结合这一主题,通州区气象局组织了气象科普宣传进社区、气象科普基地开放日等活动。

昨天,来自通州区上店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区气象科普基地,了解气象工作,在沉浸式科普中学习气象知识。

“这个是翻斗式雨量传感器,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24小时以内的降雨情况”“这个是温度湿度传感器,它会告诉我们每天的温度和湿度是多少”“这是雪深观测仪”……当天,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带领学生们前往室外气象监测区域,详细讲解能见度仪、风塔等气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情况。在室内气象科普展区,孩子们被一个个气象模型吸引。“这是降雨模型,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形成了雨。”五(2)班学生林玥名听得分外认真,眼睛睁得大大的。“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收获了不少气象知识,特别有意思。”

知识问答环节,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高晓容抛出一个个有关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的问题,“避雷针的原理是避雷还是引雷?”“在防雷避险的时候,要双脚并拢还是分开?”“驾车时遇到暴雨淹没车身,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作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问一答中轻松掌握了气象灾害知识和防御技巧。

据了解,“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通州区气象局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为公众普及气象知识。

相关新闻

居民学习气象灾害风险防范知识

近日,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临河里街道联合区气象局在玫瑰园社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大风天气来临,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防范?”现场,区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高晓容围绕气象与气候、气象与健康、气象与安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为社区居民进行讲解。

活动现场还设立咨询台,摆放科普展板,区气象局工作人员详细解答居民群众关于气象的问题。通过普及山洪暴雨、雷电防护、冰雹等气象灾害风险防范的科学知识,提高了群众的防灾减灾和避险自救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组织形式多样且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科普活动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为辖区民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临河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