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植树造林要一代一代做下去”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作者: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本报记者 朱松梅

4月4日,北京迎来一场绵绵春雨。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植树点位于东北五环外,清澈的坝河、北小河在不远处交汇,是当地俗称的三岔河所在地,300亩的地块周围新栽下了馒头柳、国槐。“习爷爷下车后披上雨衣、拿着铁锹,和几名同学一起走到了油松前。”北京中学东泽校区的学生何映霖说,习近平总书记有力而稳重的步伐,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一起挥锹铲土,围堰浇水,共话家常。“习爷爷一边铲土,一边跟我们聊天,问我们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读书、父母是哪里人、有没有上课外辅导班,还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快乐学习。”初一学生易子轩说,聊天轻松自然,让原本有些紧张的他放松下来。当习爷爷得知他13岁、身高165厘米时,亲切地说:“跟我13岁时的个子差不多!”

民生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特别关心村民,特意问我村子拆迁后大家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一同植树的东坝乡东风村党总支书记夏文华说,他回答道,全村去年整建制转居了,老人有了退休金,年轻人也能在乡里就业。今年9月,村民就能住进东坝中心公园对面的安置房了。

听说习近平总书记来植树了,当晚,很多东风村村民守着电视看《新闻联播》。“很多人都在朋友圈转发新闻链接,特别骄傲和激动。”夏文华说。

一边干活,一边聊天,习近平总书记种下了油松、红瑞木、西府海棠、国槐、柿树等树木。

跟往年一样,这次植树追求实干简朴。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副处长孟繁博介绍,总书记栽种的树木全是皮实好养、碳汇量大的乡土树,其中不乏开花植物和食源植物,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在植树点的中央空地上,习近平总书记放下工具,拿起话筒,各界群众纷纷围拢过来,聆听他的讲话——

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总书记讲得很动情。”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绿化一队队长王君说,“总书记提到,北京适合种杨柳树,四合院里也几乎都有槐树、柿树,这些树承载着他的乡愁。”

北京不仅要绿化,还要彩化。“习近平总书记说,北京要种彩叶树,把首都建成一个大花园。而且要把绿化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让生态服务于第三产业。”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联络处处长陈长武说。

植树造林要一代一代做下去。“习爷爷对同学们说,保护生态环境要从小做起。等我们做了父母,甚至有了孙辈,也要带着家里的孩子一起种树。”小学6年级的张潇予兴奋地说。

聆听语重心长的叮嘱,热烈的掌声数次响起。春雨中,新栽的树苗舒展枝叶,习近平总书记挥手与各界群众道别,爱绿护绿的意识和风雨无阻植树的身影,镌刻在了大家心中。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