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丝路节点城市20强出炉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北京日报

《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3)》近日在京发布。蓝皮书对全球138个国家的350个城市进行评估,筛选出38个丝路重要节点城市,16个次要节点城市,20个一般节点城市,以及94个潜在节点城市。

2023年丝路节点城市20强依次为新加坡、首尔、曼谷、巴黎、柏林、汉堡、卢森堡、阿姆斯特丹、布达佩斯、苏黎世、雅加达、莫斯科、不莱梅、吉隆坡、维也纳、东京、伦敦、开普敦、布鲁塞尔、米兰。其中13个是欧洲城市,6个是亚洲城市。与上年相比,20强中新增了南非的开普敦,居第18位。

蓝皮书认为,节点城市是“一带一路”倡议从“大写意”向“工笔画”演进的重要载体和行动者。在经济全球化、数字战略与国家间战略博弈加剧背景下,开展国际城市合作势在必行。蓝皮书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丝路节点城市指数变化指出,丝路节点城市功能不断提升,疫情后复苏明显,但全球各区域发展不均衡、两极化现象加剧。

西欧是2018年至2023年丝路节点功能最强劲地区,东欧、中亚紧随其后。东亚和东南亚表现稳定。北非、南欧、西非和北欧在2018年至2023年进步明显。南亚则是唯一节点功能水平下降的地区。

2018年至2023年,“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新增重要节点城市数量最多为欧洲,其次是亚洲。东亚和西欧在高质量节点功能发展上进步最为明显,与2018年相比,东亚、西欧新增重要节点城市均为4个。东南亚、西亚和南欧也是高质量发展领先地区,与2018年相比均新增3个重要节点城市。南亚、南非和西亚在2018年至2023年各增加1个重要节点城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丝路节点城市指数得分创历史新高,主要表现为民心相通指数增幅明显。2018年至2023年,得益于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将“孔子学院”品牌推向更多节点城市,民心相通指数稳步上升。由于部分节点城市疫后开放政策,往来中国的航空客流量增加,民心相通指数在2023年获得大幅提升。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