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件国宝级青铜器北京裸展
近日,“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开幕,持续两个月的展览云集了包括湖北各地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这也是湖北青铜器最大规模的集中进京展出。主办方表示,青铜礼乐器是湖北极具特色的文物,应该利用这些资源打好文化营销牌。
此次特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最让人诧异的是,诸如“曾侯乙”青铜连禁大壶、兽面纹青铜鼓等国家级文物并没有被护罩保护起来。据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将这么珍贵的文物裸展,首先是因为展厅内的恒温恒湿,十分适合文物存放,展台前也设置了屏障,让观众无法直接触摸。据主办方介绍,省博馆内共有16件国宝级文物,此次来参展的分别是越王勾践剑、战国青铜鹿角立鹤、“曾侯乙”青铜连禁大壶、兽面纹青铜鼓和“曾侯乙”编磬。
展览中,有一组苏家垄九鼎七簋展品,系出土后首次集中展示,十分难得。这组文物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苏家垄一号墓,这组本应该是九鼎八簋的青铜礼器组合,但出土时已散失一件。按照礼制,九鼎八簋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
由于历史原因,这组文物在挖掘出来后分别藏于荆州市、京山县及省博物馆、省考古所4家单位。几十年来,这组珍贵文物从未同台展出。也正是因为此次到国家博物馆呈现湖北青铜器文化,省博物馆才将当年挖掘出来的原件得以集中展示,弥补了多年来的遗憾。据介绍,此次展览中有不少展品来自荆州、随州等地市县11家博物馆。
“曾侯乙”编磬、越王勾践剑、鹿角立鹤等青铜器文物,是湖北省文化积淀深厚的鉴证。此次展览的意义,不仅仅是向大众展现湖北青铜器的精美,更是一次文化推广和品牌营销。主办方表示:“展览的目的不是简单的陈列,更重要的是希望让全世界的人们来了解数千年前的楚地文化。”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