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将恢复明清古镇风貌
如何发掘、保护老镇的文化特色?如何以老镇文化特色资源为基础带动老镇复兴?如何通过居民参与等方式更有效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上周举办的“长辛店老镇复兴计划研讨会”描绘出了长辛店老镇的新貌。
这次改造将探索一条规划先导以文化产业引领老镇复兴的有机更新之路。在延续长辛店老镇文脉、恢复其明清古镇风貌的同时,将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
长辛店老镇改造区域面积70公顷,分南北两区。南区多是企业,改造以拆除重建为主,以平衡北区改造所需资金。面积约20公顷的北区是居住区,也是文物集中区域。改造以历史风貌保护为主,将在老镇原有的五里长街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条900米长的古代驿站文化老街。
长辛店老镇的前身是“长店”和“新店”两个村庄,由于临近永定河古渡口,在明清时期是进入北京城的咽喉要道。到了清代,老镇已经初步形成由五里长街和20多条胡同构成的空间格局。民国期间,卢保铁路在长辛店设站,更提升了长辛店交通枢纽的作用和商贸作用。
目前,老镇传统的鱼骨状街巷格局基本完整,建筑也以平房为主,但却面临着居住环境不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比如老镇大多数主体房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大量住房已经成为危旧房屋。居民为了扩展居住面积而私自搭建的棚屋也存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基础设施落后,燃气、热力等供应设施缺乏,仍采用燃煤方式采暖。尤其是雨、污水排放存在问题,“7·21”时长辛店大街水深1.5米,125户被淹。
值得一提的是,长辛店老镇棚户区的改造,老镇居民的去留自主决定:可以选择就近拆迁上楼,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老镇生活。丰台区房管中心主任李勇透露,丰台区目前正在做前期的人、地、房等信息的摸底调查,拆迁办法和方案正在制定中。
改造后的长辛店老镇将成为特色古镇文化旅游景区,并依托周边北宫森林公园、园博园等景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为周边景区配套餐饮和特色住宿等服务功能。据介绍,长辛店老镇改造最快3-5年完成。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