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亿背后的北京商业新变化
北京市副市长程红日前透露,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预计今年全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望突破9000亿元。程红认为,北京市人均GDP已超过1.5万美元,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北京不仅市场规模大,更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是许多新品牌、新业态的首选地。
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连续每年上一个台阶。在消费环境、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改变的大背景下,高增长数字背后的北京商业正在经历别样的风景。
民生服务深入城市血管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不仅越来越多的街边餐饮店挂着“早餐示范店”,像好邻居、联华快客等便利店也挂出了“早餐示范店”的招牌。北京市民的早餐选择范围越来越丰富、便利和正规、卫生。
为打造老百姓早餐的便民服务体系,在东城区和西城区已经完成早餐体系的基础上,今年市商务委计划在海淀区和石景山区继续打造100家早餐示范店,同时明年也会继续加强东城和西城的早餐体系。对于有早餐需求但周边没有建早餐店条件的地方,可以靠便利店搭载早餐的方式解决。
另一方面,像海淀区长春桥附近的麦钟桥早市等一些影响市容的露天早市陆续关张,取而代之的是社区菜店。为了让老百姓能在家门口买上价格合适的新鲜蔬菜,市商务委和地方区县每年都有资金扶持社区菜店发展, 在增加社区菜店、加强农超对接的同时,今年北京市还尝试了“农电对接”。平谷区的兴农达合作社、林淼果蔬公司、诺亚农庄、自龙合作社四家果蔬基地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对京东进行果蔬直供,使优质农产品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第一时间送达消费者。该“农电对接”模式不仅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解决了果蔬“最后一公里”问题,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正如去年北商商业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北京社区商业已经进入品牌化、连锁化的3.0时代,今年社区商业在加速品牌化。不仅华联BHG购物中心、龙湖长楹天街等社区型购物中心,还有宏状元、嘉和一品、大鸭梨等连锁快餐店、咖啡店、早教等。
公共交通造就新商圈
新机场未开工,但其利好已经制造新商圈。最明显的就是西红门商圈,一些房地产商甚至将其定位为类似三元桥的“第二国门商圈”。英特宜家在华首个购物中心年底开业,将更加提升西红门商圈热度。
荟聚·西红门购物中心是北欧零售巨头英特宜家在京的首个购物中心项目,该购物中心拥有GAP旗下的Old navy北京首店、Forever 21北京二店、H&M、New look等北京最全快时尚品牌。这既为南城增添了时尚气息,也增加了京南商业的辐射范围。
北京市发改委今年发文,今后北京四环以内将不再批建商业地产,而商业楼宇的出让土地建筑面积也不得超过1万平方米。五环外的新城成为新增商业项目的集中区,由此也将造就新商圈。
通州万达广场开业就让通州北苑成了北京东部的新商圈。儿童、餐饮成为通州万达广场的热点。万达地产配套的写字楼和住宅项目早在万达广场开业之前就已炙手可热。
地铁6号线开通、机场二高速、规划中的市政路等,为朝阳常营地区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地利”优势。按照规划,长楹天街将云集200多个国际名品、服装、化妆品等旗舰店、概念店,130多家餐饮店,4万平方米的精品百货,1万多平方米的儿童天地以及京东地区最大的IMAX影厅和真冰场。常营地区大大小小的住宅项目为常营商圈的发展提供了固定消费群。与通州北苑商圈的区域性不同,常营商圈的社区化更加明显。
新模式激活新消费
市商务委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市网上零售额达到1070亿元,同比增长65.1%,占全市社零额的比重达到14.5%,拉动社零额增长6.2个百分点。
新的消费方式让北京的商业服务业态呈现新态势。京东、国美在线、当当、聚美优品等大型B2C企业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同时,电子商务提升了生活服务业品质。电子商务在美容美发、养老、家政等社区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拓展,目前本市已建成了北京市96156社区生活网等便民服务平台。
更值得一提的是,适应居民消费特点和传统零售行业转型,北京企业不断探索O2O新模式。京东与好邻居、联华快客等连锁企业合作推广O2O发展模式。互联网知名品牌凡客与甘家口商场合作首次开出线下体验店。尽管线下体验活动只有三天时间,但现场销售情况令凡客和甘家口商场都惊喜不断。同时,电子商务也带动传统零售的转型加速。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应用手机“微店”开展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全聚德、菜百、内联升等老字号企业通过自建平台或与第三方电商合作,不断扩大网络营销规模。
另外,自2013年6月27日中国内地首张电子发票在北京诞生,北京市一直领跑全国电子发票试点工作。今年6月27日,北京又率先开出了中国内地第一张以电子化方式入账的电子发票。12月3日,北京电子发票试点在中国内地率先扩大至大型零售、电信和金融保险业,实现了首次在电子商务以外的领域推广应用。
提升服务规划将出台
持续半年、覆盖全市的2014年北京市商业服务业服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2014年服务技能大赛”)日前决出了餐厅点菜技能手、医药商品购销员能手以及家用电脑维修能手、电商好客服等服务明星。
2014年服务技能大赛今年已是第四届。在总结会上,程红表示,服务经济是城市的本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北京加快建设要发展成为和谐宜居的城市,就要提高生活服务业的品质,核心要通过提高生活服务业的规范化程度、现代化程度、特色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从而提升生活服务业的水平。具体操作上,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其次一线员工的技能水平要不断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同,员工技能是企业运行中的关键要素,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生活服务业中,技能就是软实力,技能就是生产力,技能就是竞争力。在今后几年,要通过技能提升的工作,全面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这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员工等各界齐心做好。
程红透露,北京即将推出“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在商业服务业领域会有品牌工程、人才工程,还有培训工程。其中,在品牌工程中,鼓励企业立足特色和技能,发展服务品牌,全市会推出上百个服务品牌;在人才工程方面,选拔出几百名服务大师,千人行业服务明星,万名企业技能明星,争取用三年时间,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岗位培训和服务技能比赛,争取行业一线员工全部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服务技能。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