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文博会勾勒北京文化产业新图景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昨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落下帷幕。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区县的展区感受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全新阶段,科技与文化也正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本届文博会,不仅呈现出北京区县各具特色的文化味道,也折射出其文化产业的新景。这些更成为了北京转身的支点。

  东城 演出年收入三年增长超八成

  看戏剧、听京剧、逛庙会;体验智能防丢小贴片、自助换票机、“网络健身车”;在模拟咖啡馆畅游WiFi、现场揭秘版画创作的神秘面纱;皇城文化、胡同文化、“非遗”技艺以及老字号品牌令人目不暇接,全媒体出版、文化演艺、文化旅游和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新貌尽收眼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东城区最具增长潜力的支柱产业。在本届文博会上,东城区通过展览展示和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签约展现东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悉,东城区所展示的戏剧演艺企业和项目是本届文博会的重头戏。其中,北京东方松雷音乐剧(发展)有限公司带来了重头剧目《爱上邓丽君》;盛世骄阳公司展示了“多元化新媒体版权营销”项目及该公司发行的热播影视剧《一代枭雄》、《鹿鼎记》;世纪华鹏文化传媒公司的《加菲猫-生日派对》、《台北上午零时》等舞台剧、话剧吸引了现场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近年来,东城区大力打造“戏剧东城”品牌,五年内,每年安排1000万元戏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300万元戏剧发展公益补贴资金扶持戏剧文化建设。目前东城区表演团体数量达68家,演出年收入由2010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3.3亿元,初步形成了“做戏剧到东城、看戏剧来东城”的戏剧文化氛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乔斐

  西城 纪录片产业国际投融资平台诞生

  12月13日,作为西城区参加本届文博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孵化优质院线纪录片项目为主的国际投融资交易平台——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正式诞生。

  据介绍,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是伴随VR DOC西区纪录片大会应运而生的。国际上的纪录片节展超过千个,但真正有基金和市场化资本支持的并不多见,作为国内乃至国际的第一只专业纪录片创作基金,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的规模达到了1亿元,通过VR DOC西区纪录片大会该基金可以聚合国际纪录片市场运营与创作的力量,发现优质项目,扶持优秀导演,推动中国纪录片的对外合作和内容输出。

  据介绍,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由北京尚禾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北京雷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运营。今后,中尚雷禾纪录片创作基金将一方面以基金投资的形式,扶持好题材、好导演,同时培训有潜力的纪录片提案,推动中国纪录片实现院线化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借助VR DOC西区纪录片大会促进优秀纪录片提案的国际投融资,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对话提供平台,以资本化方式推动和打造中国纪录片及纪录电影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为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和项目、为城市的文化品牌对外传播,让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提供积极帮助和支持。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通讯员 曹蕾

  丰台 北京国数基地2020年产值将达800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从本届文博会丰台展区获悉,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预计2020年建成,入驻企业达600家,总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入驻企业可享受国家及北京市相关优惠政策。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项目位于花乡榆树庄村,距离西南四环仅1公里,距京港澳高速西道出口仅800米。规划中的地铁16号线将在该区北侧设站。这里紧邻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总部基地,产业基础良好,拥有大型图书物流中心——西南物流,该物流公司年营业收入2亿元,有200多家出版单位入驻,每年图书出入库码洋超过200亿元。此外,规划核心区南侧为榆树庄郊野公园,北侧为榆树庄生态公园,西侧为规划生态绿地,东侧为看丹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良好。

  去年3月15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榆树庄村建立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核心区。今年4月15日丰台区成立了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办公室,全面推进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规划建设。

  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以移动出版、互联网出版为核心,以电子图书、数字期刊、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网络游戏、网络教育和动漫产业等数字出版内容为基础,重点发展技术研发、创意设计、标准规划、平台建设、产业运营和人才培训等数字出版高端领域。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朝阳 传媒走廊新增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

  伴随华腾世纪总部公园、金田影视·传媒智慧产业园、E9区创新工场、I工场第五园区、首尚定福庄文化产业园在本届文博会相继亮相,北京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以下简称“传媒走廊”)区域内再增五大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新增50万平方米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将重点吸引广告、影视、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文化传媒类企业入驻。

  目前,传媒走廊区域已聚集文化创意企业1.8万余家,2014年预计规模以上文创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800亿元。

  据介绍,上述五个文创园区除了在空间区位上优势显著外,项目本身的定位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创意性,非常适合广告、影视、动漫游戏、新媒体等文化传媒类企业入驻办公。

  “随着传媒走廊上文化产业链、服务链、供应链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文化传媒类企业快速涌入传媒走廊。”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顺应市场需求,朝阳区采取政府规划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和‘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等方式,积极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满足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需求。”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怀柔 影视产业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达50亿元

  从本届文博会上的怀柔展区传来消息,2015年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和嘉年华活动将花落怀柔,计划在雁栖湖国际会都和影视产业示范区内举办。

  北京国际电影节定位于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将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世界文化交流品牌。2015年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不仅闭幕式和颁奖典礼将落户刚刚举办APEC会议的怀柔国际会都,电影嘉年华主体活动也将在影视示范区核心区杨宋镇和雁栖湖国际会都举办。

  据了解,近年来,影视产业在怀柔蓬勃发展。今年5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在怀柔设立“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是北京市的影视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其核心区以中影基地为核心,范围为怀柔新城杨宋组团,占地5.6平方公里。

  截至目前,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注册影视企业400家;接待剧组拍摄或制作影视作品超过1600部;近年来票房过亿元国产大片近半数出自怀柔。此外,在核心区内正在建设的制片人总部基地项目能够提供20万平方米影人工作室;以及可提供6万平方米写字楼和公寓的影人酒店二期项目,将作为影视产业孵化器。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李洪英 李静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