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怀柔新机遇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传来消息:怀柔区荣获全国文明城区提名;3月3日,中国好人榜2月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怀柔区举行……怀柔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进入实战阶段。全国文明城区是最高的国家级综合性荣誉称号,创建内容多样,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考量。未来三年,怀柔区力争圆一个“文明梦”。以此为契机,怀柔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迎来了新机遇。
精神文明建设提档升级
小小电子屏传递文明之美大内涵
早春三月,乍暖还寒。
走进怀柔城区,大街小巷的LED电子屏上,或正由时尚的沙画演绎着传统文明风尚,或正播放文明短剧《文明你我他》,市民不时驻足观看,点滴之间,文明之美正在默默地传递。
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怀柔区创建全国文明的核心。置身城乡,街头LED屏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形式活泼的“图说价值观”宣传海报滚动播放;以沙画和动漫的形式,设计制作系列公益广告43个,把核心价值观24字分解具象为市民日常行为规范,并刻制1500张光盘下发到怀柔区各单位、镇乡、街道及中小学校、幼儿园展播。
同时,怀柔区还开展了市民文明素质现状调研,25万份《致全区市民的一封信》征求意见,修订发布《怀柔市民文明公约》和《怀柔市民文明准则》,学校和乡村依此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和《学生守则》。按照每月一重点一主题目标,在全区广泛开展“学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月等8项主题实践活动,10万余人主动参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大实践,为文明城区创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量。怀柔区深入开展以“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为内容的“五个一”创建活动,怀柔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档升级。各单位以各种形式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全年共宣讲60余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建设不断深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化,京北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等39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岗和示范站岗荣誉称号。开展文明提示牌宣传用语征集活动,评选出获奖作品68个,同时设计制作文明提示牌,在公交站台、主要街路、水库岸边等重点位置宣传展示。文明餐桌工作持续开展,通过动漫公益广告宣传、设计制作文明餐桌桌牌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节俭养德的浓郁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中国梦”等主题,怀柔区首次建立区、镇乡街道和工委、社区和村以及家庭宣讲团四级宣讲体系;首次建立宣讲员资料信息数据库,怀柔区共组建宣讲团129支、宣讲员684名。其中,渤海镇冯程、喇叭沟门满族乡王淑芳、庙城镇刘鑫艺还入选了北京市宣讲员并参加全市巡讲,王淑芳参加了中宣部专题座谈会,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广先锋。
生态建设迈入新阶段
获评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日前,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授予怀柔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怀柔区近年来在水务方面获得的一项最高殊荣。
据悉,2002年以来,水利部和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分四批在全国选择了节水工作积极性较高、基础较好、缺水较严重的100个市、县(区)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创建活动,每批试点期为三年。
怀柔区被列为全国第四批18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试点期为2011年到2013年。今年1月16日,由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和北京市水务局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对怀柔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验收,怀柔区获得了96分的高分,为优秀等级,在海河流域第四批3个试点中得分名列第一,顺利通过了试点验收。
据介绍,试点期的三年当中,怀柔区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结合怀柔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和实施“三条红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方位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
在农业节水方面,试点期的三年中,怀柔区共投入6300多万元,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2.89万亩,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农业用新水下降率顺利通过市政府考核。截至2013年底,怀柔区已发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9.3万亩,占农业灌溉面积的98.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97。
在企业节水方面,怀柔区通过与用水单位协调,企业投资2816万元实施节水技改项目14处,每年可节水46万方,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86万元。另外,对怀柔区101家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根据企业生产量制定了企业用水指标,按定额管理,严格限制企业超指标用水。对超指标用水的企业,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利用价格杠杆督促企业采取节水措施。
在生活节水方面,怀柔区以改造居民家庭用水器具为新的突破点,积极推进生活节水进家庭。至今已连续十年为老旧小区换装节水型器具,投资1368万元,共换装节水型坐便器15384套,水嘴42125件。换装后的老旧小区的节水型器具普及率达到98%以上,每年节水约40万方。为老旧小区居民换装节水型生活器具是怀柔区节水工作中的一大亮点,2011年3月21日,“全国节水型器具推广行动启动仪式”在怀柔区举行,将怀柔区为老旧小区换装节水型生活器具工作向全国进行了推广宣传。
产业发展迎新节点
文创产业将转向实体化、规模化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怀柔区新增文化创意企业850家(不含个体953家),累计注册企业数量达4619家。全年文创产业营业收入实现53.8亿元,同比增长20.2%。其中,影视产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8.2%。
去年,怀柔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坚持以影视产业为核心,以广告会展、文化旅游、原创艺术等为支撑,推动重点项目、发展影视产业,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稳步快速发展。中影基地接待剧组268个、星美影视城接待影视剧组90个,累计接待剧组拍摄或后期制作作品达到1800部。去年36部票房过亿元的国产电影大片中,有20部在怀柔拍摄或后期制作,保持国产票房过亿元大片半数出自怀柔的纪录。
与此同时,部分重点项目也取得了新进展。去年,辉煌百代数码影城项目完成立项,正在办理新建一期工程招投标手续,预计今年上半年开工。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影视示范区市区联席会议、管理办公室、影都文投公司等体制机制建设实现了创新发展。
在产业发展链条方面,16家电影制作、发行、院线、影院等核心企业关联内外景租赁、器材租赁、经纪公司、生活服务等企业100余家,每年约有200个左右的剧组入驻怀柔开展影视作品拍摄制作。
此外,怀柔区还借助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专场推介会等活动开展招商,实现直接联系并注册千万元以上企业11家、注册亿元以上企业1家。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怀柔区累计新登记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术人才40余人次。
“去年怀柔区800多家新增企业中八成以上注册资本不及300万元。在短时期内,以中影为核心的影视产业还会担任主力军角色。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全区发展规划,在产业链条完善、龙头项目带动、品牌活动建设等方面不断努力。”怀柔区文促中心主任吕晓国说。
今年,怀柔区文促中心将继续全力推进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制片人总部基地和影人酒店二期搭建产业招商平台和企业孵化平台,引进重点项目和知名企业,促进产业要素集聚,提高企业集聚效果:继续推进中影二期、辉煌百代数码影城、天达国际时尚服装创意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怀柔区文化创意产业向实体化、规模化转型。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闫杰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