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低碳业务”民生银行打造全能型托管银行北京地区托管业务规模突破6000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多项改革明显提速,商业银行的转型压力进一步加大,不消耗资本、不占用资金的资产托管业务开始成为各家银行布局的重点业务之一。
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民生银行资产托管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连续两年新增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实现了业务规模与效益的较快增长。北京地区的托管业务规模也已突破了6000亿元。
资产托管业务自1998年国内商业银行启动托管业务以来,其服务范围已拓展至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券商理财、信托融资、阳光私募、养老金、企业年金、QFII、QDII等多个领域。
“民生银行的资产托管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全行在战略层面的精准定位和高度重视,不仅将资产托管业务列入优先发展序列,还在资源配置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保障。”民生银行有关人士介绍说,该行一方面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搭建了部门间的合作联动机制;另一方面,整合项目、资本及渠道等内外部资源,将资产托管业务打造成连接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业务撮合平台,为终端客户提供了产品设计、资产推荐、销售渠道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赢得了合作伙伴及客户的一致好评。
在产品创新方面,民生银行率先推出了分级LOF基金、融资融券、估值期货、商品期货、沪港通、股票质押回购等创新产品,建立了多元化产品体系,目前已经全面覆盖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券商理财、信托理财、企业年金、QDII、QFII等所有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可以涉足的领域。同时,积极抢抓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推出了网络交易平台资金托管业务系统,真正做到与市场同步,以创新驱动业务发展。
此外,在养老金方面,民生银行开创了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托管+代销+撮合”的模式,2014年上线了首只代销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富盈人生”,当年实现新增托管规模超过40亿元。另外,民生银行先后开发了股票型、优先股型等3只养老金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年金产品体系。
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着大资管、大投行、大财富管理的历史机遇,资产托管业务迎来资源整合、模式创新的发展机遇期。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行业资产托管规模已经达到54万亿元,增速达54%。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资产托管业务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民生银行将全面梳理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战略,通过规划驱动市场开发,重点把握好资本市场、互联网金融、宏观经济改革等重点领域的市场机会。(姜灿)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