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故事 讲述双城友情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两个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两座牵手21载的友好城市,两个承载着东西方文明的现代都市,两个始终保持对话的大国之都。北京与柏林,在亚太周上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一个东西方文化再次相逢、交融的故事。

  继“智慧城市 创新生活”北京主题论坛在柏林政界、知识界引起高度关注,“地坛文化庙会”再次成为柏林亚太周最大亮点。活动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和东城区共同主办,包括“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和“中国美食节·北京品鉴”两个板块。它也成为了本届柏林亚太周上德国民众参与度最高的活动。

  北京非遗  文化缩影

  喜庆祥和的牌楼、古朴庄重的漆雕、针工巧妙的京绣、栩栩如生的面人儿、茉莉飘香的春茶、美食精制的技艺……这些透着浓郁北京味儿的中国元素,让5月的柏林别有一番东方韵味。

  5月21日在德国马灿世界公园得月园举办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活动中,除了有“魅力北京·激情冬奥”图片展外,地坛文化庙会还向德国民众现场展示了包括雕漆、内画鼻烟壶、花丝镶嵌、绢花在内的12名非遗大师的精湛技艺。

  “在这里看到的一切,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去中国、到北京。那是1975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是随访问团去的。那时,我第一次知道在北京有一种路被叫做‘胡同’,第一次看到了做‘面人儿’,也第一次尝到了中国茶,让我记忆深刻。”在柏林得月园的北京非遗展示活动现场,一位已经退休的柏林当地老人,向我们讲述着他与中国、与北京的故事。“2013年,我带着夫人又去了北京,发现北京的城市变化真是太大了,而且那些我喜欢的有趣的面人儿、剪纸都还在,让我觉得很兴奋。今天,在这里再次见到这些,我好像重又到北京了。”

  老人喜爱的剪纸展位上,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阳正在为柏林夏洛腾堡-威尔默期多夫行政区区长莱茵哈德·瑙曼进行现场剪纸像。徐阳看着端坐的瑙曼,剪刀在手中上下舞动,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一幅生动的人物头像剪纸就递到了瑙曼手中。瑙曼称赞剪纸技艺的同时说道:“我曾多次访问过北京、访问过东城区,北京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地坛庙会将北京丰富的传统文化带到德国,我能在这里亲眼看到中国的文化遗产,感受到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魅力,我感到非常欣喜。”

  “中国结”里的中国情结

  “是的,是的,你真棒!”中国结展位前,民间工艺大师米灵珠正竖起拇指称赞一位德国女士的编织手法。

  “远远地看到这位工艺师在编织中国结,我就被吸引来了。”这位德国女士饶有兴趣地说道:“我非常喜欢中国编织类的物品,尤其喜欢各种中国结的编织,我曾经自己研究并编织过,所以对它的编织步骤有了解。我觉得编织的过程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

  “吉庆有余”、“吉祥如意”、“一路顺风”…… 当米灵珠向她介绍各种造型的中国结寓意后,她说有了这么多美好祝福,中国结在她心里更生动了,她喜欢这些带着中国文化的美好寓意。

  她还与米灵珠合作编织了一个彩色的中国结,她们用各自国家的语言沟通编织的过程。或许,语言的交流只是配音,两双手中同时舞动的丝带才是此时通用的语言。

  缘起柏林  牵手北京

  “终于排到了,味道好极了,这烧麦与我们在北京吃到的一样地道。这个好吃也好看的烧麦,它是用什么做的?”一对定居在柏林的夫妇,指着手中的银耳莲子羹问道。

  便宜坊展台前人头攒动,刚刚出锅的烧麦冒着热气,还来不及码盘又被抢购一空。这对夫妇对烧麦、银耳莲子羹、豌豆黄的味道赞不绝口,找了一处座位,品着吴裕泰的春茶,与记者聊起他们与北京、与柏林的故事。

  “我是奥地利人,我先生是美国人。”女士面带微笑说,“我们在柏林相遇,我们喜欢柏林,所以在这里定居了。我们一起去过两次北京,那是一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我们喜欢那里的人、美食和民间艺术。我们今天是专程来这里看中国的非遗展示的,我们喜欢中国独有的文化氛围。如果有时间我们还会一起去北京,我喜欢中国,喜欢北京。我经常来得月园,但我更喜欢叫它‘中国园’。”

  正如马灿世界公园高级经理贝亚特·罗伊贝尔在开幕式上所说,1994年,当时的柏林市长到北京考察,回来时带给马灿世界公园一个礼物,那就是中国园。这里的一石一木都运自北京。在这座见证柏林与北京友城的中国主题园林中举办北京非遗展示交流,有着非凡的意义。

  品尝美食  品味北京

  芥末鸡丝、乾隆白菜、焦溜丸子、老北京炸酱面等一道道老北京名菜,带着京味儿、飘着浓香,呈现给德国民众。5月24日,柏林海洋酒店被包裹在浓浓的中国节日氛围中,二楼回廊上高挂的宫灯、酒店大门上的中国结与大堂两侧通道上陈设的“魅力北京 激情冬奥”图片展,仿佛把专程来尝鲜的食客带到了北京。地坛文化庙会正携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便宜坊,在这里举办“中国美食节·北京品鉴”活动,让德国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品鉴到地道的北京美食。

  “是这样吗?两只手要做这样的配合真是太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做到的?”柏林海洋酒店主厨瓦尔克,一边尝试着制作烧麦,一边感叹这项非遗传承技艺的难度。在他看来,都一处烧麦技艺传承人吴华侠做出的五色烧麦就像艺术品一样精致,两位中西厨艺大师的交流与互动,引来众多现场嘉宾驻足。

  活动主办方专门为每道中国美食制作了精美的立牌,对食材、用料、口感等做了详细介绍,让德国嘉宾能够更多地了解北京饮食,更放心地挑选适合自己的口味。“这样的做法太周到了,我喜欢今天的美食,我喜欢北京的热情周到。”一位德国小伙子称赞道。

  为期6天的“柏林亚太周 感知中国”北京系列活动在人头攒动的海洋酒店圆满落幕。“地坛文化庙会”品牌借柏林亚太周平台,继曼谷之旅、台北之旅后,成功登陆欧洲。

  北京,带着独有的文化精粹来到柏林,让德国民众感知到从未如此亲近的中国;北京,带着一个个美丽的东方故事来到柏林,与德国民众共同畅谈着友城间的过去与未来。

  北京商报特派柏林记者 张娟/文 韩旭/摄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