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县如何搭车“新三板”
新三板不仅是创新企业的“孵化器”,也是创新创业生态的风向标。不久前,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这是国内首家伺服行业企业挂牌,也是密云在新三板上市的第三家企业。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进行试点,到2013年试点扩大到全国。几年间,作为新三板的发轫之地,北京挂牌企业数量达到了393家,居全国之首。但是,挂牌企业主要集中在海淀等几个创新创业生态较为完善的区县,郊区县挂牌企业寥寥。希望随着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构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能早日击垮这种不均衡。
国内首家伺服企业挂牌上市
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8日,虽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却是国内惟一一家集伺服电机和电机驱动装置于一体的规模化生产型企业,可提供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伺服产品,所生产的全数字驱动装置、交流伺服电机和主轴电机综合技术指标和可靠性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09年,该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CE认证,2011年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公司产值达到1.25亿元,解决密云当地劳动力200余人。
一直以来,在中国交流伺服市场,国际品牌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日本和欧美。其中,日系产品以约50%的市场份额居首,包括松下、三洋、富士、三菱电机等。作为民营企业,发展伊始公司曾遇到了企业规模小、资金紧缺等问题,但其坚持技术创新,通过企业管理团队及研发团队努力,如今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领域创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超同步系列电机及驱动器已成为行业内的知名产品,性能参数指标均达到了国际标准,为国产品牌在高端装备制造业赢得了一席之地,为民族企业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全部为自主研发,已拥有专利65项,软件著作权18项。该公司研制的伺服电机被广泛应用于以高档数控机床、节能注塑机、精密压力机、机器人、机械手、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交流伺服电机未来也将成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等领域必备的核心控制部件。
据悉,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密云在新三板上市的第三家企业,也是国内伺服行业第一家挂牌企业。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市场原指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的试点,因为挂牌企业均为高科技企业而不同于原转让系统内的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故形象地被称之为新三板,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扩大试点,新增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国家级科技园区。2013年6月,国务院确定将新三版试点扩大至全国。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场所,也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机构,于2012年9月20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13年1月16日正式揭牌运营,注册资本30亿元。
新三板已成区域创新发展推手
挂牌新三板之于企业、之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利好。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虽然与上市公司的市场地位、所受监管的严格程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新三板市场对挂牌企业本身和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京超同步伺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项久鹏表示,在新三板的成功挂牌意味着企业正式迈进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更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公众对企业的认知,提升企业的形象,为企业今后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在人才市场吸引高技术人才提供帮助。
位于海淀区的北京每日视界影视动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伴随着中国数字图像领域的发展而茁壮成长,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影视动画公司,获得国家动漫企业认证。其创始人、董事长黄健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新三板挂牌后,企业对于融资流程有了比较正规的梳理,银行这类投资机构会对企业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得企业在后续融资过程中更加顺利与直接。同时,从公司业务发展角度来讲,通过在新三板挂牌,会增加客户对于公司本身品质的信任度。”
作为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海淀,科技与金融的对接对促进区域企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海淀大力推进的科技金融,将资本更近地拉向了中小微企业,更多更具创业投资经验的机构和个人关注核心区创业企业,区域原始创新力在金融资本的助推下,正在迅速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动了海淀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园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海淀区将强化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撑,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交易及并购重组,运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壮大。
正因为新三板对于中小企业、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新三板已成为香饽饽,正成为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迎来首次大扩容,266家企业同时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一次性达到621家。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5日,仅隔一年,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1881家,总市值约6000亿元,日均成交2467笔。其中,北京市挂牌公司393家,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占比约两成,具有显著的信息技术、高技术特征,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56家,占北京市挂牌公司数的近40%;高技术企业占比在80%以上。
中心城区与郊区县分布极不均衡
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北京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领跑全国,但从北京各区县的分布来看很不均衡。
从2014年底的数据来看,新三板的发轫之地海淀,其挂牌企业总数占全市的60%,达到了214家;在其他区县中,5个中心城区挂牌企业较多,步伐也更快,但西城区、石景山区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占比并不匹配;顺义区、房山区、密云县、通州区、门头沟区、平谷区、延庆县等郊区县则“很不理想”。
去年,中心城区企业挂牌新三板都有一些动作。朝阳区的望京科技园有北京可视化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丰台科技园在新三板新挂牌企业有5家;西城区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已突破10家,另有80余家重点培育的拟挂牌企业正在积极准备中……
虽然北京16个区县均拥有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但由于郊区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创新创业生态正在构建中,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企业规模都还不尽如人意,这也直接导致了新三板挂牌新增企业寥寥无几。
新三板市场小额、快速、灵活的特点,使其在扩容初期便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多地纷纷出台鼓励区内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政策。具体的支持政策多由地方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高新区颁布,但总体上鼓励政策可以分为现金补贴、税收支持和其他优惠政策三大类。其实,北京的各个区县更是大力地引导企业进军新三板。比如丰台区出台了《丰台区支持新三板挂牌企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提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给予推荐其挂牌主办券商10万元的资金支持,执行到2016年12月31日;西城区则建立了服务企业挂牌联席会机制,由区内二三十家政府部门出面,定期召开会议,为拟挂牌企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扫清企业挂牌上市路上的障碍。
众所周知,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但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许多中小企业主对挂牌的反应并不积极,究其原因归结于创新型企业的领导者许多都是专业技术型人才,对资本市场的运营规律并不熟悉。
在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就提交了一份提案,针对北京市企业挂牌新三板情况进行分析及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的鼓励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地区中小企业的挂牌意愿,但是为了更充分推动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需要对潜在的挂牌企业进行相关的培训。一方面帮助企业充分理解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帮助企业了解在新三板市场挂牌所能获得的“利益”,从而保证企业做出在新三板挂牌的决策,更加清楚挂牌流程。
在这份提案中,明确提出建议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尤其对挂牌数较少的郊区县加强新三板挂牌价值和流程的培训,从而使更多的北京市企业积极在新三板挂牌,扩大融资渠道、获得更快的成长。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北京疏解首都核心功能、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步伐,郊区县创新生态将逐步形成,更多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将在郊区县形成集聚,有了数量基础,融资需求也势必增长,郊区县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也将增多。同时,区域内企业的需求,也将推动郊区县支持企业挂牌新三板的政策、服务更具针对性。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文 张彬/制表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