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4个村主动请迁 大兴瀛海城镇化提速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从平房到楼房,居住环境改善了;从耕种到就业,收入来源改变了;从村庄到社区,生活方式改变了……目前,瀛海镇28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搬迁,以前的平房村落已彻底消失。大兴瀛海镇城镇化脚步正在提速。

  4个村主动请迁

  随着北京新型城镇化的脚步,截至2014年,北京大兴区瀛海镇28个行政村有24个村完成了搬迁回迁,居民从平房搬入楼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方式。但还有南宫村、怡乐村、笃庆堂村、小三槐堂4个村未搬迁,因为这4个村处于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范围内,村庄搬迁工作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看着同镇其他村的村民生活环境改善了,未搬迁的4个村的村民对搬迁上楼的呼声越来越高,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从去年6月开始,瀛海镇开始谋划上述4个村的搬迁,提速城镇化的进程。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这4个村的户代表100%同意搬迁。同年12月1日正式启动了南宫村、怡乐村、笃庆堂村、小三槐堂4个村的搬迁腾退工作,共涉及928个院落、1454户3478人,农用地2700余亩。

  今年春节前夕,1454户村民3597套房全部办理完回迁入住手续,回迁率99%。为确保搬迁村民在春节前入住新房,在协议审核期间,就同步安排了回迁入住工作。

  提前谋局村民生计问题

  “从搬迁到回迁,短短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办事效率提高了一倍。”瀛海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腾退搬迁项目涉及的人员复杂、需求不同。为此,瀛海镇成立搬迁腾退领导小组、搬迁腾退指挥部,现场设“一室五组”,组建综合、维稳、宣传、安全生产、后勤保障五个部门,各村成立分指挥部。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搬迁政策,瀛海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村民进行政策培训等。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在搬迁过程中大如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房源数量,小到家庭纠纷调解等都进行得比较顺利。

  在搬迁过程中,为减少村民纠纷顺利搬迁,瀛海镇还采用了决策前移的办法。例如给工作人员上廉政教育课、政策培训会、安全生产培训会、对回迁安置房统一进行排查和保洁等工作;在动迁过程中,对村委会出具的各类证明材料,均由村“两委”成员进行确认签字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搬迁腾退与农用地一并腾退的模式,村民入住楼房后不再进行耕种,瀛海镇采取了解决后顾之忧等几项亲民措施。据了解,目前很多村民已就近解决了就业问题。

  社区配套日趋完善

  居民回迁社区入住后,瀛海镇在配套建设上也日益完善,建立了超市、学校、卫生服务站、银行、便宜坊饭店、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温馨家园等,满足居民一刻钟服务圈的需求。在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回迁居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的引导。

  据介绍,在社区建设上,瀛海镇制定了“六有六无”机制,用机制引导居民生活;文化建设上,建立了“2+N”文化阵地模式,开设了文艺中专班,采取长期与短期培训的方式,对文艺爱好者进行合唱、舞蹈、计算机等方面的培训,已有44人取得了文艺中专班学历,培训人数4000多人次,培训了像刘国栋、李淑香、张巧莲、孙宝尊、崔雪娥等一批文艺带头人,实现了社区自我“造血”功能。

  据了解,瀛海镇共有两大回迁社区,分别为南海家园和瀛海家园。南海家园于2012年12月完成回迁,含8个住宅小区,共有住宅楼173栋,配套公建20栋,涉及20个回迁村,回迁居民1.1万多人。瀛海家园于2013年9月完成回迁,含5个住宅小区,共有住宅楼58栋、配套公建6栋,涉及5个回迁村,回迁居民6400多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