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板市场迎首家科技孵化器
丰台的创业创新生态圈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上周五,位于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的贝壳菁汇创新生态圈(以下简称“贝壳菁汇”)迎来了自己的节日——成功登陆北京四板市场。这也是首家挂牌北京四板市场的生态型科技孵化器企业。对于一家孵化器企业而言,登陆四板市场意味着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能够给在孵企业提供更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资源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在孵化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这也提振了更多民营孵化器的发展信心。
入孵企业的“两字”评语
贝壳菁汇成立于今年4月,目前主要孵化领域有:农村电商、生活消费类垂直细分市场以及大健康。
贝壳菁汇CEO刘俊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贝壳菁汇从创立之初就确定了围绕“营销+人才+知识产权”三大服务核心,打造了集孵化、加速、创业服务、基金等伴随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全产业服务价值链,并通过全网络广泛挖掘和遴选创新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为创业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营销推广、财务管理、知识产权、法务咨询、投资路演、培训辅导等360度孵化生态链服务,为创业者分忧解难。
在随后的发展中,贝壳菁汇一直认为寻找优质的创业项目和服务好在孵企业是他们存在的根本。曾经一起与贝壳菁汇前往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敲锣”的“易回收”创始人赵肖用“靠谱”两个字来评价贝壳菁汇。赵肖说:“我们是最早一批入驻贝壳菁汇的创业团队,在这里我们享受到了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因为我们团队得到了飞速成长。此次贝壳菁汇登陆北京的四板市场,也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
踩准了点儿
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内,即登陆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成为首家挂牌北京四板市场的生态型科技孵化器企业,用贝壳菁汇董事长张磊的话说是“踩准了点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了像我们这样的民营孵化器难得的发展机遇。”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这对于贝壳菁汇来说是又一政策利好:在这些领域的率先布局无疑为其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增添了砝码。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大众创业的时代,各类孵化器纷纷拔地而起。作为创新平台型企业,孵化器间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例如,与拥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孵化器企业相比,民营孵化器无论从规模、资源还是资本实力上都稍逊一筹,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入驻的创业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本保障。
“登陆四板市场意味着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能够给在孵企业提供更强大的融资能力和更多的资源支撑。这让我们这样的民营孵化器在竞争中得以抢得一席之地,也增强了我们‘活’下去的信心。”对于未来,张磊很有自信:“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四板市场将和新三板并轨,这是成熟资本市场必备的一个环节,这也让我们的前景更加可期。”
力挺民营孵化器增活力
贝壳菁汇晋级“双创”孵化器阵营第一梯队,可以看做是活跃在丰台区众多民营创新型孵化平台的一个缩影。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的所在地,丰台区一直重视孵化器的建设。在西南四环路的科丰桥两则,在建筑物上随处可见各类孵化器的招牌。在这里,科技孵化器已形成了相当的体量与规模。
今年,丰台区更是对新型孵化器企业加大了扶持力度,通过借鉴“车库咖啡”等新模式,打造了不少“创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交流、办公场所,优化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服务链。
其中,丰台对民营孵化器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张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贝壳菁汇的发展中,丰台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目前,他们在这里能优先享受到丰台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双重优惠政策,这是很多企业,包括入驻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区的企业都享受不到的。
“民营孵化器企业与政府之间是共赢的关系。首先,民营孵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同样民营孵化器企业因为体制机制更加灵活,发展壮大以后必然会吸引更多创业企业,增加区域经济活力,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丰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政府背景的孵化器,还是民营孵化器,都是区域经济转型的支撑与活力源泉。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延伸阅读
什么是四板市场
2012年,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即“两多两难”问题,中央允许各地重新设立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并推动在沪深交易所之外进行场外资本市场试验。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