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 提升京港创意设计
尚巴创新文化(北京)股份公司董事长 薛运达
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绍枢
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副主席 刘小康
香港元创方总干事 曾昭学
素有设计枢纽之称的香港,在文化创意方面已累积许多成熟的经验,北京近些年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作为第十九届京港洽谈会的亮点之一,本届京港创意设计交流会,来自京港两地创意设计领域的资深从业者及专家,对如何打开两地市场、提升创意设计变现力进行了探讨。
北京
设计资源需要从联合走向整合
近些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单体经营到连锁发展、从连锁发展再到联合共赢,期间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基于一定的产业成果,下一步北京创意设计产业需要由联合共赢迈进资源整合的阶段。无论是从业者还是企业,在加强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多“走出去”学习成功经验。
说到香港,文化创意作为香港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和香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不仅为两地企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京港两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激活设计消费最需要接地气产品
从1996年至今,华江文化多次成为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多届奥运会特许经营商,从业将近20年,华江文化更是为奥运收藏市场贡献了超过10万款的原创作品,小到一枚徽章,大到贵金属摆件涉及20多个类别,每件作品背后都离不开创意与设计。
创意设计企业除了要善于整合资源,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于企业发展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于产品,而设计出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接地气”,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只有设计出具有市场活力的创意产品,才能真正刺激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从而反哺整个产业链,形成闭环效应。
香港
文化融合商业加速设计市场化
从微观层面看,衡量创意设计商业价值的最直接途径,就是通过产品这一载体投放到市场中被消费。反之,因为产品中凝聚了创意设计等文化要素,也使其具有了更高的消费价值。作为设计企业,只有明白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让文化要素成为提升消费的重要附加值。
从宏观层面看,如果要进一步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每个城市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地标,这里所说的文化地标应该是形成创意设计的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中,既要有美术馆、书店等文化气息浓重的产业,也要有购物中心,通过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加速创意设计的市场化发展。
为业界提供物理空间软性服务
1951-2000年,毗邻中环餐饮热点苏豪区的8层小楼不过是很少会引起外界注意的前荷李活道已婚警察宿舍。然而从2014年起,在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这里已经变成香港的文化地标之一,并为香港当地创意设计精英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
许多城市可能不缺乏有经验的设计师,和具有消费潜质的创意产品,但通常缺少展示自己的空间,和帮助他们进行推广的服务团队,拉近设计师、创意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元创方在为创意设计从业者提供物理空间的同时,也为超过100家设计企业提供专业的学习与营销的软性服务,这值得行业从业者借鉴。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