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红楼文化产业”的海淀路径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今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红学”热再度升温。日前,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迎来了为期3天的“红迷嘉年华,梦幻大观园”活动。10月30日,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活动也将在这里举办,“红楼文化”正成为海淀历史文化的新符号。“互联网+经济+文化”会产生怎样的聚变?借助互联网思维,海淀区正探索一条属于红楼文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今年7月20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北京曹雪芹学会共同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红楼梦阅读状况专项调查报告中》对红楼文化产品、旅游与服务的开发给出了策略:

  1、目前对与《红楼梦》、红楼文化相关的产品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建议应该打开思路开发更多能凸显《红楼梦》特色的文化产品。

  2、不同人群关注《红楼梦》的不同方面,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喜好开发红楼文化产品与服务。

  3、《红楼梦》受众中高学历、高收入的中青年群体占较大比重,消费能力强,是广告主和广告商眼中的优质人群,在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旅游时可以使用撇脂策略。

  4、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打造红楼梦主题景区。在进一步挖掘城镇居民的红楼文化旅游与产品潜力的同时,开发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红楼文化旅游与产品项目。

  “红迷”嘉年华力推58场活动

  北京植物园日前迎来了为期3天的以“红迷嘉年华 梦幻大观园”为主题的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此次活动是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海淀区委宣传部联合为全国4000万《红楼梦》爱好者和对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受众打造的一场“精雅”盛会。为了让观赏者穿越回到大观园,体验大观园里精彩的文化生活,组委会特意在黄叶村内设置了游、赏、艺、说四大板块,包含了58场由红学家讲演、赏汉服、观越剧、品茶艺、绘曹氏风筝等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体验活动。

  “红楼·游”:银杏遍地的黄叶村里,“菊花赋诗夺魁首,海棠起社斗清新。”红迷们赏菊之余,焚一炉梦甜香,听几曲古琴,绘两笔曹氏风筝,着一回汉家衣裳,品一杯佳茗,颂几首红楼梦诗词,做一回红楼梦中人。

  “红楼·艺”:每日5场不同的红楼演出。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品味红楼清丽仙乐;赏越剧葬花,梦回红楼,感动宝黛情深。更有现代潮人乐队,奏响遥远时代的曲子,古今完美交融。

  “红楼·赏”:红迷们可以在现场赏玩富丽皇家的南京云锦、蕴含历史烟云的“片儿白瓷艺”、简约雅致的生活美学设计、凝结手工精粹的“红楼梦家具”、品尝听过看过没吃过的“红楼点心”……近30家来自曹雪芹文化产业联盟的厂家,带着各自的精美产品参展,只为让红迷们能切实感知红楼梦中的精雅生活使用的物品。

  “红楼·说”:1000个红迷心中可能有1000个不同的红楼梦。嘉年华特别邀请了国内中青年红学家、骨灰级红迷和红迷导师共同分享他们心中最真、最美的梦。从对曹雪芹生平的解析、《红楼梦》中的八旗风俗到黛玉、宝钗的人物解析,还有红楼梦诗词赏析,十场讲座包含了当今红学、曹学研究的各类热门话题。

  此外,富有游艺趣味的“红楼梦答题大闯关”让到场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们可以同场竞技,主办方每天将在嘉年华活动的参与者中抽出300名“红楼之星”,分别给予“雪芹南酒”、《2016红楼梦日历》、曹氏风筝笔记本等精美的红楼文创礼品,让人们彻底地沉浸在曹雪芹的世界里,体验红楼精雅生活之美。

  4000万“红迷”的经济逻辑

  10月16日,《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红楼梦阅读状况专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正式对外公布。国民对《红楼梦》作品关注度和阅读率较高,近七成国民阅读过《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近三成国民阅读过一遍以上《红楼梦》原著,两成国民关注和了解曹雪芹相关文学常识,超过两成的国民希望参与《红楼梦》相关活动。

  《调查报告》选取了97个样本城市,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效样本量为49802个,其中成年人样本35539个,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样本14263个。样本回收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对样本进行加权,并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12.57亿人。

  数据显示,从我国国民对《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的接触情况看,67.5%的国民接触过《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有49.6%的国民看过电影、电视、曲艺作品/舞台形式的《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有32.8%的国民看过《红楼梦》作品原著,有6.1%的国民阅读过课本或其他读物中摘选的《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有2.8%的国民阅读过《红楼梦》绘本或连环画,有2.4%的国民阅读过《红楼圆梦》等续作,有1.5%的国民看过《红楼梦》的电子书,有1.3%的人阅读过《红楼梦》研究专著。阅读过曹雪芹研究专著的比例也为1.3%,0.3%的国民接触过微信/微博订阅号形式的《红楼梦》相关信息,还有32.5%的国民没接触过《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

  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位灵芝表示,根据《调查报告》,成年人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群体接触《红楼梦》/曹雪芹相关作品显著高于其他的群体,而高收入人群所占比例也较高。红楼梦热爱者这个群体确实是存在的,且数量庞大,我们称之为“红迷”。数据显示,读过三遍以上是3.8%,相对于我们的国民的基数大概有将近4000万。所以,我们认为红迷有4000万。一个庞大的红楼文化产业,就隐藏在4000万的红迷背后等待被发掘。

  “关于‘红迷’的属性,我们叫四有新人,有钱、有才、有闲、‘有病’(痴迷)。其实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富贵闲人,用富贵闲人定义红迷有一点道理。”曹雪芹学会代理秘书长、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常永表示,“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产业就是一个粉丝经济,红迷经济。而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支点”。

  “一点两线”的国际文化交流之旅

  第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除了日前在北京植物园举办的主场活动“红迷嘉年华”之外,还将跨空间、跨年度举办包括开闭幕式、文艺演出、曹红文化展、学术论坛等多种活动,形成北京主场、国内大运河之旅,国际文化交流之旅的一点两线。

  一条国内线路——曹雪芹文化大运河之旅。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曹雪芹家族是江南的名门望族,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曹雪芹自幼生活于大运河沿岸的“秦淮风月”之地,红楼梦故事的原型许多来源于运河生活。在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和大运河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策划开展曹雪芹文化大运河之旅将两大世界级文化品牌和符号强强联合,形成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活动计划从北京启动,到杭州结束,途经天津、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在各地打造文化空间,开展文化活动,共同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

  一条国际线路——曹雪芹文化世界之旅。文学大师是一个国家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通过文学活动来推广和传播本国文化是一种巧妙而有效的文化“走出去”传播方式。2015年将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同时也是意大利米兰人郎世宁来华300周年。在“2015米兰世博会”召开之际,启动曹雪芹文化世界之旅,由此打开曹雪芹文化“走出去”之门,随后在欧洲陆续前往英国莎士比亚故居,法国巴尔扎克故居、铎尔孟故居“华幽梦”,俄罗斯托尔斯泰故居等地,开展一系列文化展览、论坛等活动,宣传和传播曹雪芹文化艺术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是以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为主题,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自2010年举办首届活动以来,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的品牌效应经过五年五届的连续积淀,在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同时,产生了积极而良好的社会影响。特别是2014年第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成立艺术节组委会并以为红迷服务,向普通大众传播曹雪芹文化,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办节指导方针,在全国广大红迷和组委会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第五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超过10万人参与了艺术节,影响逾千万人。

  如何发力“红楼文化”产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红迷嘉年华”上,两份特殊的礼物让红迷兴奋不已。一是, 9月2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的“曹雪芹诞辰300周年金银纪念币”正式接受限量预订;二是,2016年版《红楼梦日历》正式发行。2015年版《红楼梦日历》去年一经面世便受到了广大红迷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万册首版被一抢而空,即使加印后也仍然供不应求,最终部分收藏本被在网上高价炒卖。此次嘉年华期间全新的2016年版《红楼梦日历》也是献给广大红迷的一份贴心之礼。

  关于海淀如何发展红楼文化,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主任陈名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按照互联网思路,提出了‘抓两头,促三化’的产业发展方式”。

  “抓两头,一头是抓红迷,全国有超过4000万的红迷,能为这些红迷做好所需的各类服务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另一头抓对曹雪芹、对红楼梦文化有热心、有实力的企业家、学者、社会各界,海淀区内已经成立了曹雪芹红楼梦文化发展联盟与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产业联盟,我们争取用两年的时间让联盟的成员总数突破100家。”陈名杰说。“促三化:第一,促进文化生活。文化只有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间,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会有活力。在历史上很多包括影视剧,原来在历史上很辉煌,后来慢慢脱离生活,现在又引起了关注。所以这次红迷嘉年华大家看到了广泛的、红楼梦的精雅生活;第二,抓文化的产品化。文化虽然不能说看得见、摸得着,但一定要让大家感知到、能用到,所以一定要形成产品。当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就会行之久远;第三,抓文化的国际化。前年在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我们把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故居的管理者都请过来,举办了一个大师经典国际论坛,反响很好。下一步我们将酝酿组织一个世界文豪故居的联盟,推动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大家的文化。”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