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大兴植绿京冀交界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拆迁建绿、见缝插绿、人性化增绿”,新增千亩以上森林景观12处;完成永定河沙荒地造林3.9万亩;在京冀交界的榆垡、采育、庞各庄、长子营、礼贤、安定镇新植森林4.59万亩……大兴的平原造林自2012年开展以来,四年时间平原造林20万亩,植树960余万株。平原造林让大兴成为“绿色的海洋”,生态效应逐渐凸显。

  工业大院变身绿色景观

  10月21日上午,北京商报记者来到了位于大兴区的星光影视园北则。与以前不同,这里的工业大院已悄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绿树。数名工人正冒着小雨对树木进行修枝等养护工作。

  在这片生态林北面不远处的道路西侧,是一片正在拆除的旧建筑。“这里原来也是工业大院,现在正进行拆迁工作。拆除完成后,也将进行还绿。”大兴区西红门镇副镇长白艳英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片区域是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西红门镇通过“拆迁建绿、见缝插绿、人性化增绿”,新增千亩以上森林景观12处。通过“以绿挤脏、以绿挤乱、以绿控人”,极大地改善了西红门、旧宫、瀛海、青云店等城乡接合部地区综合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了踏青赏绿、健身休闲、干净整洁的绿色空间。

  白艳英介绍,西红门的平原造林拆迁腾退涉及村有西红门二村、新建一村、新建二村、新建三村、新建四村、西红门六村、西红门十二村、西红门四村、星光社区、老三余等,地上物情况为待拆违建筑、蔬菜大棚、建筑垃圾以及废弃荒地。据统计,西红门镇2012-2015年平原造林中共拆迁腾退1405亩,其中拆迁腾退各类违章建筑885亩。新增平原造林面积3356.5亩。

  永定河生态、景观、致富

  镜头移到大兴区的永定河沿岸。“大兴区境内永定河全长56公里,受历史上泛滥决口影响,形成大兴区60%以上沙化土地。”大兴区平原造林办公室主任任贵平用“风来滚沙丘,雨来水横流,四季都有灾,十年九不收”;“春熬硝,夏打草,秋捕鱼,冬天跑,来年还是那件破棉袄”这两段民谣,生动地描述出大兴区永定河历史上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

  大兴区抓住平原造林的契机,以“有水则清、无水则绿”为思路,以重在生态、兼顾景观为理念,以乡土树种为主,增加彩色树种,丰富景观内涵,拓展综合功能,在河堤两侧2公里范围内,打造“生态长廊、景观长廊、致富长廊”。通过三年建设,完成永定河沙荒地造林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梦幻紫海农业发展公司”、“永定河绿色港湾”等一批绿色产业应运而生,“生态长廊、景观长廊、致富长廊”三廊架构初具雏形。

  四年平原造林20万亩

  2012年,北京市启动了平原造林工程。大兴区占据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一带两楔、两环、多廊”,主要集中在永定河沿岸、新机场周边地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重点绿色廊道两侧、重点镇及产业园区周边。

  “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布局,结合大兴区园林绿化‘十二五’规划,大兴区在市区两级规划区域内填空造林,打造闭合不断带生态长廊;逐林造林,打造万亩级别生态森林的总思路;注重与现有林有机结合,形成集中连片、成带连网、大尺度、大色块森林景观。”据任贵平介绍,大兴区利用2012-2015年四年时间,完成平原造林20万亩,植树960余万株。

  这20万亩主要集中在五个区域:四年内完成了永定河沙荒地新造林4.5万亩;在机场周边镇完成造林7.6万亩;城乡接合部地区新增千亩以上森林景观12处;加宽、加厚、提升绿色通道5条;形成魏善庄镇等2万亩以上森林组团4个、礼贤镇等1万亩以上森林组团5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区在京冀交界的榆垡、采育、庞各庄、长子营、礼贤、安定镇新植森林45938亩,栽植毛白杨、白蜡、金叶榆、千头椿、国槐、银杏等苗木192万余株。森林规模和集聚程度显著提高,对改善平原地区生态环境有极大促进。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