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区县里的别样文化消费大餐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会选择外出旅行,但也有很多市民为了躲避黄金周的高峰期没有走出家门,为了让京城的市民体验到家门口的文化消费,东城区、海淀区、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为京城的消费者献上了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东城 打造家庭阅读消费氛围

  东城区为进一步挖掘和推介全区丰富的文化消费资源,不仅整合了演艺资源、图书资源,为了让全区市民享受到丰厚的优惠活动,还推出了“券游东城”优惠手册,入选的商家以返现、打折等形式提供优惠,让市民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东城区文化惠民举措。

  东城区演出季以全区演艺资源为基础,在北京人艺、中国儿童中心剧院、红剧场、天地剧场、东图剧场、雷剧场、蜂巢剧场、国话先锋剧场等剧场举办。整合了200场以上的各类文艺演出,其中100场左右的演出将提供5折的低票价优惠。

  8-11月期间,东城区各大书店开展惠民文化消费体验活动,以东城区图书资源为基础, 联合王府井新华书店、三联书店、花市新华书店等图书机构开展阅读季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家庭阅读季、阅读活动成果报告会等,为市民提供多种阅读体验,打造家庭阅读文化消费氛围。

  海淀 地方剧目汇聚金秋

  由海淀区委、区政府主办,区文化委、区演出联盟承办的中关村金秋演出季在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拉开帷幕。本届演出季为期3个月,汇聚了160种、500余场精彩文艺演出,将在海淀区内18家演出场所、场馆上演。

  本届演出季不仅吸引了中央民族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等国内顶级院团,还邀请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江苏省昆剧院等地方优秀剧团。其中,中央民族歌舞团编排的晚会《我们的田野》,汇集了彝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表演,并以器乐独奏、器乐合奏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各民族的田野芬芳。

  第四届金秋演出季鼓励以人文历史为特色的原创作品登上演出季舞台,话剧《平西地下交通线》是一部海淀区本土题材的原创话剧,该剧由历史史实演绎而成,全剧亦庄亦谐,观看中让人笑泪不止,看后让人回味无穷。梦剧场带来了包括《甲乙丙丁》、《家长汇》、《号外》在内的6部原创话剧,让观众在小空间找到大梦想。

  房山 京冀文化跨区交流

  本着“惠民务实,厉行节约”的原则,房山区将开展戏剧节系列文化活动,通过戏剧周末场、文化下乡等形式,提高全区群众文化素养。本届戏剧节共演出1096场,其中剧场演出96场、惠民下乡演出1000场。

  房山区第三届戏剧节以“兰香中国  好梦房山”为主题,活动分为儿童剧剧场演出、戏曲经典剧场演出、综艺周末剧场演出、原创剧目展演、传统文化展演、京冀文化交流、评剧进校园展演、公益惠民演出八个系列。其中,京冀文化交流板块活动邀请了河北保定梆子一团来房山区,同梆子票友进行四场文化交流;为了使传统剧目得到很好的传承,房山区同中国评剧院建立了少儿评剧培训基地,在戏剧节期间开展评剧进校园展演。

  本届戏剧节主打低票价,演出票价分别为20元、30元,另外还推出了亲子套票,让喜爱戏剧艺术的各年龄层观众轻松享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顺义 流动舞台“盛装”巡游

  顺义区在第三届惠民文化消费季期间联合意大利农场、顺义区影剧院、鲜花港等共同展开了系列惠民活动。

  9月10日-10月25日期间举行花车盛装巡游表演,每日组织两场4辆花车巡游,主题分为深秋菊韵、春暖花开、月下牡丹以及荷花仙子,并配备40名专业舞蹈演员参与演出,为游客呈现一场流动的狂欢舞台剧。预计观看演出人数达3万人次,带动园区经济收益达10万元。

  意大利农场为配合本届惠民文化消费季,为顺义区市民设计了诸多领域的文化活动,所有活动从8月下旬到11月15日期间举行。活动分为绿色农业环保设计大赛、饮食文化、骑士风采、农场健康小地主和农场特色艺术活动五大板块,其中农场特色艺术活动以彩绘、写生、音乐会为主要内容,骑士风采板块以培养马术兴趣为主。

  昌平 好书点亮读书汇

  作为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参与区县之一,“阅读点亮中国梦”第五届昌平阅读季将举办“好书好人生 昌平读书汇”活动,活动主题涵盖了历史、文学、文物、戏曲艺术等各个文化领域。为了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满足全区群众的阅读需求,昌平建立了20个送书点,为基层送书65次,总计1.33万册图书。

  “好书好人生 昌平读书汇”是昌平区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知名文化人士作为嘉宾,通过与读者互动及现场访谈的形式,共同探讨文化领域热点及城乡居民关心的问题,这一活动在全区阅读爱好者中已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另外, “阅润昌平 弟子规”公益亲子课堂走进昌平,推动了少儿读者学国学、爱国学的风潮。运用“亲子端一、知行合一、教学至一、创新纯一”的教学理念,将国学经典融入现代教学,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