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卡”进一步普及
昨日,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在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表示,今年开始发行的“北京通卡”目前已经发放了近50万张,未来会进一步普及,规模会扩展到500万张左右。
据悉,北京通卡被赋予了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卡、银医卡、社保卡、交通一卡通等多项功能,还可以作为银行卡取钱,集成所有商业类、公益类职能。不过,虽然该卡与交通一卡通有着功能重叠,但由于卡片集合功能较多,丢失后对持卡人影响较大,因此,张伯旭表示,北京通卡并不强制性排除其他卡,公交卡等卡片也不会因此取消。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通卡是一张北京市政府整合了政府各项公共服务的卡片,涵盖健康、教育、交通、金融、养老助残等多种功能,相当于整合北京市民手中的27种卡,主要目的是减少居民携带大量卡片的不便。“北京通卡旨在囊括了市面上各种卡的所有功能,并且本市已经在技术上实现了这一目标。”张伯旭表示。
据《北京市社会服务一卡通(北京通)卡片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显示,北京通卡分为北京通(社保卡)、北京通(基本卡)和北京通(临时卡)三类。6月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内北京将进行“居民健康卡”、“京医通”、“北京通”的三卡融合工作。未来,居民健康卡将并入北京通(基本卡),持卡居民可以在本区域内实现一卡就医。目前主要服务外地患者的京医通卡,今后将并入北京通(临时卡)。此外,北京社保卡也将被并入北京通(社保卡)。据解释,北京通的医疗应用除了能够存储居民基本信息、在医院就诊的部分就诊记录,还具有普通银行卡的金融功能,能够实现费用结算,甚至可以代替交通一卡通使用。
目前,北京通卡的发卡对象将首先针对的是本市没有居民健康卡和京医通卡的患者,以及270万新农合参合农民。今年底前,本市新农合参合农民的发卡率将达到85%。张伯旭透露,目前发卡量已达到50万张。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北京率先发放的基本卡,已预留了将承载的其他社会服务功能。
有市民也会顾虑,北京通卡集合了如此多的功能,丢失之后会对自己有较大影响,因此选择简单的单一功能卡或者复合的全功能卡,全凭个人意愿。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