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出台“创业摇篮计划”
万众创业的热潮再次将顺义推向前台。这个北京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区,在北京新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深感创新力不足。上周,顺义史上力度最大的“创业摇篮计划”正式出台。1亿元的“创业摇篮计划”专项资金,将支持入区发展的创业人才、创业基地、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环境建设。
聚才:三类人才成首选
创业摇篮计划首先瞄准三类人才。首先是着力引进外部高端人才,重点吸引千人计划、特支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雏鹰人才等具有国内外优质资源的人才带项目入区创业。其次是着力培育企业创业人才,支持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该区进行创业。第三是着力激发社会其他创业人才创业,鼓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知识水平,拥有成熟创业计划,所创项目能有效对接市场的人才入区创业。
顺义区政府将对这三类人才给予启动资金支持、发展资金支持,其中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在创业项目启动阶段能得到30万元资金支持,在发展阶段根据相关评价最高能得到50万元资金支持。
兴业:三大产业各有侧重
这个计划还紧紧围绕顺义区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激发创业热潮。其中,第三产业重点聚焦“航空服务、特色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旅游休闲”等创业领域;第二产业重点聚焦“汽车与交通设备、电子信息、装备、基础与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等创业领域;第一产业重点聚焦“都市型农业、创意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创业领域。同时,鼓励“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3D打印、软件信息、新能源、工业设计”等创业项目入区发展。
育苗:健全育种器、孵化器、加速器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计划方案设计覆盖了创业的全过程,从选苗育种期、孵化培养期,到成长加速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期,均给予阶段性支持。
其中,经济功能区将发挥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成为创业基地的载体支撑;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创业基地;支持入区企业、社会资本利用区存量资源,投资建设创业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镇级二三产业基地盘活本地资源,打造具有地方优势的创业载体。
与此同时,创业摇篮计划还将培育创业载体多样化,推进育种器(选苗育种期)、孵化器(孵化培养期)、加速器(成长加速期)、转化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期)等竞相发展。
为支持创业基地,顺义区政府将给予建设类或平台类资金支持累计最高能达200万元,活动类资金支持累计最高能达100万元。在吸引创业服务机构方面,累计最高能给予50万元补贴。北京商报记者 冯秀英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