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礼 京津冀的冰雪奇缘
滑雪客撑起新格局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的主干道裕兴路上车来车往,除了张家口当地的“冀G”牌照车辆外,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和河北其他地区的车辆也穿梭于其中。这个只有两条南北向主干道的普通小县城,街边商铺的构成却颇为与众不同:雪具租赁、户外用品、楼盘销售的店铺林立,不少店铺都配有双语水牌。有人认为,就像曾经的海滨小城索契在2014年冬奥会后被世人熟知一样,崇礼也正在冰雪经济的支撑下一步一步走向国际。
崇礼,取“崇尚礼仪”之意。作为张家口市辖区内的一个县城,崇礼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一直保持着缓慢而平稳的发展。不过,随着去年底京张联合申奥的消息被确认,这个小县城的发展节奏被彻底颠覆。发展重心从此前的南部老县城向北部慢慢转移——那里离滑雪场更近,是游客们的必经之路。每到冬天,这条路便被旅游车流覆盖,热闹如同赶集。
2013年11月下旬,包括哈尔滨亚布力在内的东北地区滑雪场还在等雪,崇礼的四大滑雪场却已迎来不少滑雪客。 正是这些游客,撑起了崇礼商业的新格局。
白姐是张家口人,在崇礼县城裕兴路上开了一家小卖部。从2013年开始,家里的两套房子让白姐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 在白姐的小卖部门上贴着一个“雪季出租”的告示,白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家里有两套三室两厅的房子,现在做雪季整租,从11月租到次年3月,长达5个月的雪季可租到8000元。
白姐的小卖部往北走不到两公里,是一家已经开业一年半的雪具店,这是崇礼本地人小王跟三个朋友合伙开的。小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11月到3月这不到半年时间,小店能挣20多万元。不过,他也真正体会到了竞争的激烈——从2014年10月开始,县上的雪具店越开越多,这个在建面积只有2.5平方公里的小县城,现在已经有了20余家雪具店和户外用品店,其中10多家是今年新开的。
雪具店旁边有一家名叫corner coffee的咖啡厅,北京商报记者走访时,此店刚刚试营业两周。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崇礼第一家专业咖啡厅,咖啡师是从北京挖来的。略高于星巴克的咖啡价格,与本地2000元左右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不相符。“我们旁边都是新建的酒店还有商业街,本来就没有定位于本地消费客群。”咖啡师表示。
雪场迎客商业留人
在依靠滑雪发展的十余年间,崇礼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一名北京滑雪发烧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十几年前去崇礼万龙滑雪场滑雪,雪场周边什么都没有,“晚上天黑了路也不好走,回不去北京,就只能几个人一起住在一个村民家”。
如今,在旅游商业需求暴增的带动下,崇礼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北京商报记者看到,崇礼旅游商贸新区内已经建立起一个欧洲小镇风格的建筑群,包括酒吧街和美食街。除此之外,包括汉庭快捷酒店、香雪假日酒店、容辰国际假日酒店等连锁酒店和高星级酒店也已经开业,旁边还有中国惟一的冰雪博物馆。在五年内,这里将会成为拥有11个功能区的综合新区。
与密集的建设计划相对应的,是街上林立的楼盘销售中心。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最受欢迎的住宅项目是酒店式公寓、别墅和度假小镇,最昂贵的楼盘每平方米已经卖到超过万元,普通的楼盘均价也达到每平方米5000-6000元。
在走访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经历了一家刚开业的餐厅、一家试营业的咖啡馆、一家第一天开业的特产店,记者入住的汉庭快捷酒店也是第一天正式营业。“遍地是新商业设施”成为崇礼留给记者的最深刻印象。事实上,这也是崇礼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的缩影。
日前,崇礼县一条长3.8公里的涉奥旅游线路建成,道路连通太子城和桦林东,前者是京张联合申冬奥规划中的奥运分村所在地,后者是规划中的重要滑雪运动场之一。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北京至张家口崇礼还将建设一条新高速,如果建成通车,北京到崇礼之间的行车路程将被缩短到100多公里,比现有路程减少一半。崇礼县县长白银海透露,计划中的线路将从昌平北起,经延庆、赤城到达崇礼县,最终到达张北县。
本地需求仍待开发
在旅游商业飞跃发展的同时,崇礼的本地消费却与前者有着较大差距。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地一家四星级酒店的普通服务员月薪底薪仅为1100元,另有200元全勤奖补助。崇礼人刘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近年来崇礼已有不少人的收入有了较大提升,跟滑雪、旅游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工资会涨得更快一些。刘女士的丈夫从事滑雪相关产业,自己则在怀孕后辞掉工作做全职妈妈。在她看来,崇礼可以满足日常消费,但没什么有特色的购物地点,而且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出门一趟很费劲。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在与主干道裕兴路平行的崇礼老县城街道上,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一名滑雪学校员工表示,没有大型超市是最大的不方便,连锁品牌缺失、晚间商业几乎空白,让她很不适应。“从不在崇礼逛商场,因为没的逛。希望崇礼可以有一个一站式购物场所,同时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提供更好的商业设施和品牌,也是崇礼县政府正在考虑的问题。白银海认为,崇礼要做一产和三产的融合示范。“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借着新型城镇产业化这个课题,老百姓应该怎么致富?这些是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白银海表示,崇礼要把农业做成观光旅游的链条,让农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目前,崇礼已经尝试种植樱花、玫瑰和紫斑牡丹,下一步将着力推动土地流转,让老百姓变成产业工人。
在消费能力提升、消费需求扩容后,将有企业自发进入市场,改善商业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张家口市区也将承接一部分崇礼县的消费需求。张家口市商务局办公室主任景雨中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申办冬奥会和本地消费提升的带动作用下,崇礼难以承接未来爆发的商业需求,因此会有一部分转移到张家口。“近一两年来,张家口市区内的消费升级非常明显。2011年底百盛购物广场开业、2014年国庆期间银座百货开业,带来更多品牌化的商品。中国世茂集团的世贸中心项目也已经开建,这是世茂集团惟一一个落子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大型项目。”景雨中表示,诸多品牌商业设施的开业,也倒逼着本土零售企业变革,“现在张家口的商业需要更多市场竞争。在百盛开业之后,张家口本地商场帝达广场的营销措施变多了,整体价格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 崇晓萌
专家观点
注重商业发展可持续性
在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张平看来,京张联合申奥对张家口和崇礼而言,最大的利好就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完善又是商业、服务业和地产等行业发展的基础。“申奥是一个长足利好,可以说,如果没有奥运会,很多交通、产业升级项目不会这么快促成。在张家口融入北京一小时经济圈后所带来的经贸往来和人口互动,会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此外,在崇礼商贸、旅游、文化等行业被冬奥会带动迅速发展的同时,从事与此类行业相关工作的本地居民的收入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这对于本地居民消费能力的释放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张平认为张家口应该借助申奥红利,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旅游和高端农业。“尽管这些产业的规模大多不如大型工业企业,但其实特别易于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张家口来说,更不能丢掉自己的优势。”
张平认为,旅游经济、冰雪经济将催生与之相应的消费群体的商业需求,消费形态也主要是以满足游客和滑雪爱好者为主。这种奥运效应必将会是一个重大利好。但从长远看来,冬奥效应会持续多久?可持续发展将是崇礼商业地产面临的最大挑战。
针对崇礼的发展现状,有业内人士坦言对崇礼商业升级迭代的速度表示欣喜和乐观,惟一担忧的是崇礼在多个利好环境下,可能会产生商业过热现象——这虽然有可能让崇礼在十年内迅速繁荣,但也面临着后劲不足、虚假繁荣的隐患。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几年前在张家口的其他区县曾兴起过一轮别墅建设潮,但目前这些别墅区有些仍是烂尾楼,有的即使售出,也因为周边配套不足空置率居高不下。
张平认为,崇礼具备“商、旅、文”的基础,借助冬奥会文化及其带动的旅游客群、冰雪效应来发展商业旅游文化项目是一个好契机。不过在项目开发上,最好兼顾旅游需求与本地需求,即所谓注重地缘文化——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面向本地客群,使项目成为本地游客常来之地、外来游客必到之地,才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