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医改将乡村医生定义为健康“守护人”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会议认为,乡村医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对乡村医生待遇、培训给予具体的政策优惠。对此,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张超中表示:“乡村医生是医改成功的基石,只有把医改的根基打好,才可能松动目前的医疗结构,实现分级诊疗,推动医改向新的阶段发展。”

  乡村医生是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技能,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对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公平,让农村居民获得便捷、价廉、安全的基本医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一是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在全国配备乡村医生。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方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和设备购置。二是对乡村医生开展免费培训和脱产进修,对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提供到省市大医院培训的机会。面向村卫生室免费定向培养三年制中、高职医学生,支持更多在岗乡村医生进入中高等医学院校接受学历教育,建立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制度。三是探索实施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签约服务模式,并按规定收取费用,财政根据核定任务量和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考核结果等给予补助。四是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培训。五是提高乡村医生收入。

  张超中表示,“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是医改的重心,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大病小病扎堆三级医院”的诊疗局面。“强基层”在“十二五”规划中是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工作推进之后,国家要把医改重心放在最基层的村卫生室。三级医疗网的网底是乡村医生,是医疗体系的基石。医改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要落实乡村医生的优惠政策,这样才能推动现有医疗结构的松动,促进城市医改获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