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 创新变奏三部曲
谈到丰台区的产业,不得不提到丰台科技园。丰台科技园是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丰台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聚集区。面对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北京确定“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核心功能战略定位、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时代背景下,丰台科技园转型的脚步正在提速。作为北京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丰台科技园对创新的每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不仅关乎丰台,更关乎北京。
开启国际协同新篇章
北京首个石墨烯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头发丝一样细的线能拉起一台三脚架钢琴,汽车电池充电只需8分钟续航能力可达到1000公里,手机轻薄得甚至可以弯曲折叠……这些听起来很“科幻”的东西,都能够通过石墨烯来实现。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的硬度是钢的200倍,质量是钢的1/6,而且可以大角度弯折。2014年9月,中关村丰台园战略性新材料国际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北京首个以石墨烯新材料为关键技术的国际合作项目。
2014年12月,石墨烯产业化推进大会在中关村丰台园举办。在本次大会上,英国布鲁内尔大学高级石墨烯工程中心中关村丰台园研发中心正式授牌。“政、产、学、研、用”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对国际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对国内开放,产业抉择、优势互补。同时,“石墨烯材料通过增材技术(3D打印)在汽车领域的高端应用专项”正式启动,将国际上产业化条件比较成熟的技术和企业引进国内。
为了更好地推动石墨烯产业在丰台科技园聚集,丰台石墨烯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产业园初期规划控制面积约20公顷,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重点布局石墨烯研发、孵化、检测认证、技术与产品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全球石墨烯研发机构、原材料生产企业、应用材料及元器件企业入驻,集高端应用开发、科技创新孵化、技术检测评价、产业链示范应用、产品与技术集散交易五大功能于一体。
丰台科技园以石墨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高端引领,以此为契机带动战略性新材料产业聚集,以推进石墨烯产业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为加速转型升级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丰台科技园出台了《关于加快丰台科技园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并将陆续出台扶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若干专项措施。
产业集群集聚新力量
筹划搭建轨道交通共性技术平台
四年前,国产CBTC(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首次在北京地铁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成功掌握CBTC核心技术的国家,其成功运用也同时打破了国外在轨道交通信号领域几十年的垄断。近期,国产CBTC信号系统中标越南河内轻轨项目,即将走出国门,而这一CBTC信号系统就出自丰台科技园轨道交通企业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
交控科技是中关村丰台园轨道交通产业中具有自主创新实力的代表企业之一。还有,北京铁道所研制成功动车组地坑式同步架车机,创造了兼容车型多、架车长度长和同步精度高三项世界之最;中国中铁参建世界首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突破三大技术难题;北车二七研制时速160公里接触网多功能综合作业车是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救护车。
丰台区既是北京轨道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轨道交通产业重要的发源地和聚集地,而丰台的轨道交通企业主要集中在丰台科技园内。目前,中关村丰台园已集聚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世界500强排名第86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等120多家轨道交通重点企业,其中有上市公司8家,形成了轨道交通研发、工程、信号、制造、检修等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配套齐全的特色和优势,在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是2013年落户、2014年入驻在丰台科技园的。这里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高度集聚。不仅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红对北京商报记者说,目前丰台科技园还在筹划搭建服务于轨道交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这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创新力。
丰台科技园拥有三个基地、一只基金、一个联盟。“三个基地”即国家科技部授牌的“北京国家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工信部授牌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北京市授牌的“北京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一只基金”指“北京基石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一个联盟”是市级沟通交流平台“北京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创新京冀共赢新模式
携手保定共建科技园
按照中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及北京市与河北省对口协作的战略部署,2014年9月,丰台区政府与保定市政府签订了《关于推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全力打造京冀两地产业合作的示范区。这也将是中关村丰台园成立20多年来,首次在外地设立分园。
据介绍,本次产业园区共建中,一是调整传统分园建设中重输出品牌、轻输出服务的做法,在保定市选择产业基础扎实、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政府服务规范的区域,以“一区多园”的模式,以产业规划为抓手,以产城融合为先导,以政策双享为基础,以服务趋同为纽带,为丰台区的企业打造一个标准一致的异地产业承载空间。二是注重合作各方的利益共享,防止出现过去由于税收迁移导致的企业经营受影响。
“双方将推进由政府组织引导,以企业、园区为合作主体的共建共享新模式。”丰台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孙永文表示,双方将共同编制园区产业和空间发展规划,共同参与园区建设和管理,共同引入大型战略投资合作者、合作融资,联手开展招商,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品牌。双方还将通过建立多种形式、动态协商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合作双方政府、企业、协会等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以推动合作共建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 权威发布
丰台科技园今年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优化产业引进流程、推进企业审批服务制度改革,去年丰台科技园在全市率先设立了“一口受理、三证合一、多证联办”窗口,整合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统计等部门的审批程序和审批需求,并在全区率先运行换照窗口绿色通道,丰台科技园成为丰台区第一家“当日取照”的试点。
缩短取照时间,提交资料后即刻取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企业跑动次数,深受企业认可。作为窗口试点首家受益的高新技术企业——盛华聚龙(北京)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现场不到3分钟就办理提交了各项手续。该公司总裁冯永煊表示,这种创新的服务模式让企业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为企业省时省力。
值得一提的是,丰台科技园还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发展护航。目前,已经通过与市经信委、首钢、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等机构合作,建立了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四只共13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下一步还将建立十只左右的基金,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丰台科技园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入“科技银行”模式等创新服务机构,建立新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在优化创新服务环境方面,丰台科技园与国防知识产权局合作,在园区内建立“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对国防科研成果产业化创新性尝试,采用“国防知识产权+项目孵化+私募基金”的模式,并初步确立了“智能机器人”为首个项目。孵化中心还将设立国防专利公共服务中心、投资交易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将由国防知识产权局授权,成立国内惟一一个集辅导培训、受理审查、维权支持的国防专利窗口;投资交易中心将成立国内惟一一个国防专利交易平台。
今年,中关村丰台园将围绕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紧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持续深化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质量效益,全面提升丰台科技园核心竞争力,作为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主阵地和排头兵,为丰台区域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数字撷英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