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 经济引擎转型
日前,北京顺义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正式成立。此次整合对于顺义区建设生态环境、培育浅山生态消费、发展慢生活文化产业、建设北京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和慢生活区具有推动作用和引导意义,这也将是顺义经济发展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型升级的新支点。
至此,顺义区已经完成原有15个经济功能区的整合,绘制出一张全新的产业功能区发展蓝图。
生态板块整合旅游资源
新成立的北京顺义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以白马路及其延长线为主轴,囊括了舞彩浅山、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三高科技示范园区、北京花卉交易中心5个原有功能区,将顺义区东北部区域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整合为一体,重点发展体育运动、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从而实现功能区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各自为战向协同联动转变,全面提升功能区的产业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总体目标。
据介绍,顺义打造“绿色生态”功能板块,既是实现绿色休闲产业快速发展、保护生态、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重要支撑;其次,打造“绿色生态”功能板块,既能满足市民休憩养生、舒缓压力、调节身心的需求,又能完善首都新型都市功能区的城市功能;第三,打造“绿色生态”功能板块,能够更充分发挥“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优势,留住亚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首都机场客流量,吸引过境游客驻足顺义、观光休闲消费,推动顺义经济发展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型升级。
按照计划,顺义区将把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微旅游、慢生活”圈,建成北京生态旅游示范区,并通过优化产业和功能布局,实现集约、高效、融合发展,全面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涵养生态,富民惠民。
科技创新板块起步
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整合原北京林河经济开发区、汽车生产基地、临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板桥创意天承产业基地和北方新辉印刷产业基地,形成“科技创新”板块起步区,总体规划面积23.64平方公里。
顺义区是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以汽车和航空等制造企业为主导的高端制造业在全市占较大比例。今年以来,顺义围绕北京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城市定位,积极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现有制造业基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逐步将制造升级为创造。
据了解,顺义新调整的“科技创新”功能区,未来将突出发展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生物医药及文化创意五大支柱产业。其中,重点提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产业层次,以提升汽车、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力求在整车、装备制造等研发方面有较大突破,建成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将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及科技创新资源,以航天产业园为基础,努力打造一个临空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吸引一批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优质项目。
打造投资创业乐土
此外,原空港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3个经济功能区合并为北京临空经济区。至此,顺义区已由原有的15个功能区整合为现有的7个功能区。
“功能区是顺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自1992年我区规划建设第一家功能区——林河经济开发区以来,顺义区功能区建设发展已走过了20多年历程。20多年来,功能区在推动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功能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顺义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头,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功能区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面临着突破和创新。”顺义区区长卢映川表示,顺义区希望通过对功能区的整合营造卓越环境:“产业发展归根结底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企业家来投资,吸引企业家来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服务环境,让功能区真正成为企业家投资创业的乐土。”
北京商报记者 韩琮林
顺义原有15个产业功能区被整合为7个新功能区
■北京顺义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
整合舞彩浅山、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京国际鲜花港、三高科技示范园区、北京花卉交易中心5个原有功能区
■北京顺义科技创新产业功能区:
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整合原林河经济开发区、汽车生产基地、临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板桥创意天承产业基地和北方新辉印刷产业基地5个原有功能区
■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
原空港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3个经济功能区进行撤并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顺义新城中心区
■北京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 权威发布
顺义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当前,顺义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加快结构转型进程,推动产业发展向创新创造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航空中心核心区建设。全面落实与首都机场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促进航空及关联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天竺综保区转型升级,以建设北京服务业投资与贸易便利化试验区为核心,积极探索监管模式和政策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争取设立国家科技创新对外贸易基地、国家商贸服务示范基地。推进临空经济核心区与综保区协同发展,逐步构建一体规划、协同招商和统一服务机制,促进网外配套协作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进程。把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作为重中之重,积极适应变化,更加主动作为,着力引进金融、文化创意、高新科技制造、高端商务服务等新兴产业,尽早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实施创业摇篮计划,在做好成熟项目招商的同时,着力吸引一批创业型项目和人才到顺义创业。进一步健全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机制,深入实施产业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完善产业项目全要素综合评价,确保引进项目优质高效。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食品、家具等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对接合作,促进不适宜产业调整转移。加快低效产业疏解淘汰,全年调整退出企业42家。全面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雨养旱作农业,研究建立水源保护区内高耗水作物有序退出机制。启动现代农业节水示范区建设,为全市节水农业发展提供示范。
深入推进功能区创新发展。落实好功能区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功能区转型升级步伐,引领全区转型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顺义园要借助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加快资源整合,加强与中关村创新企业、重点科研院所对接合作,促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技术专利产业化项目落地。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区要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条件,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培育绿色产业,努力打造北京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要继续深化功能区与镇级二三产业基地的合作共建,健全利益分享机制,推动产业合理布局与集聚高效发展。
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消费。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协调调度和跟踪服务,促成一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政府投资要坚持集中力量分阶段解决突出问题,全年计划安排36亿元,重点支持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和城市承载能力提升等领域项目建设。切实加大对河东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区域不平衡状况。积极促进消费增长。继续提升城市商业消费环境,确保顺鑫寰宇中心投入使用,加快新国展二三期及万达茂项目推进。积极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深入落实健康、养老服务和信息消费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增强新热点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浅山生态消费,推动慢生活文化产业主题小镇建设,完善驿站、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吸引都市人群周末和节假日休闲消费,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