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瘦身”地图
有舍才能有得。近年来,北京面临着越发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要想治愈“大城市病”,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成了一剂良方。有媒体对近期陆续召开“两会”的区县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过统计,发现“搬迁”、“外迁”成为12区县新兴关键词,共提及55次,“拆违”、“城市病”位居第二。为了跟上北京转型的脚步,各区县一把手多次透露辖区“瘦身”目标,将区域业态调整、市场疏解、修缮改造列为今年主要任务。
观点
今年是调整期也是阵痛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
北京各区县纷纷“瘦身”是贯彻总书记的指示,将非首都功能疏解出去,这种疏解往往能针对区域顽疾,有利于良性发展,所以各区县自身意愿比较强烈。总体来看,疏解有利于北京市的功能提升,也只有将功能疏解出去,人才能跟着外迁,给城区减负。
今年是各区县的调整期,也可以算是阵痛期,产业功能向外疏解,对于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会有影响,人的外迁也需要接受过程。但应该看到,功能疏解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所谓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够在前期形成模式和样板,将有助于未来的功能疏解能更顺畅地进行。
昌平
●今年昌平将再拆除违法建设300万平方米
●坚决取缔“七黑五小”场所等
●昌平区将以回龙观“北四村”人口倒挂村为重点,创新集体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探索运用自证自用、资助腾退等模式,实现人口疏解、产业升级等目标
●与怀来共建中关村科技园分园
顺义
●逐步疏解人口,将常住人口增速降低
●逐步清理小商品、小建材等低端市场和低端产业,全年调整退出企业42家
海淀
●今年末,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71.3万人、常住流动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
●与秦皇岛共建中关村科技园分园
石景山
●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拆除存量违法建设8万平方米
通州
●对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坚决做到动态清零,确保“零增长”
丰台
●从今年开始的五年内,大红门地区将每年削减10%的市场和10%的商户
●编制全国首个城区环境总体规划,探索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生态建设融合的发展机制
●常住人口增速控制在1.3%以内,逐步降低流动人口总量
●调整退出10家工业污染企业
●引导汉龙、五里店仓储物流企业升级改造
●与保定共建中关村科技园分园
大兴
●加大“腾笼换鸟”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和产业创新提高竞争能力
●继续加快西红门、旧宫、“三场一基地”拆除腾退步伐,努力消除传统城乡接合部形态
东城
●今年将调整退出5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
●永外文化用品商城700余户仓储今年底大部分即将到期,根据规划将不再续签任何协议,700余户仓储计划疏解到北京郊区和北京周边地区
朝阳
●今年区内19个乡将继续通过“一乡一市场”的方式,清退200万平方米低级次市场和出租大院,腾退的空间将用于绿化及发展高新技术和文化创意产业
●在五年内将区域内有形市场减少四成
●计划今年将再拆除违法建筑300万平方米
西城
●在去年迁走1300家商户的基础上,动批今年将继续迁走1300家商户
●对天意批发市场进行调整疏解
●促进马连道地区业态调整和产业升级
●依法规范和撤销20个市场
●拆除违法建设6万平方米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