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成立 搭建平台助力产业腾飞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会长 孙安民

  在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会框架合作协议》,为三地文化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发展平台。为了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首都文化产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将为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提供不低于20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以及“绿色优惠价格”、“绿色审批通道”等服务,会员将直接受益。业界评价,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文化企业在有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保障后,有助于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壮大发展。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6月16日正式成立,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安民当选为首任会长。首都文化产业协会首批会员达到315家,包括保利文化、北广传媒、光线传媒等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首都文化企业30强30佳”及北京文投集团、中国集邮总公司、小米科技、当当网等知名企业。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骨干文化企业逐年增多,文化消费日趋活跃,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2014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1%,创历史新高;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1029亿元,同比增长9.5%。截至2014年底,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已达17.1万户,同比增长15.8%。成立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可以使文化企业有自己的文化联盟和产业阵线,有助于推进区域性文化乃至全国性各类文化产业的发展,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对深化首都文化改革发展也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孙安民表示,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积极为文化企业搭建好交流展示、信息共享、合作发展的平台,提供专业培训、对外贸易、政策解读、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协会还将发挥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承接起政府职能转变,协助落实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借助北京文博会、京交会、科博会、京港洽谈会等活动平台,为会员企业搭好台,加强与国内外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对于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给予充分肯定,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符合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能更好地推动文化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为首都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晓明表示,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有利于在更高的平台上培养一批富有责任心、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推动生产一批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精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文化产业协会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使得政府对产业的扶持政策更容易落地,便于相关政策的跟踪考察,也使得分散的企业更容易集合起来协同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如是说。

  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行业协会的成立对企业交流发展有好处,协会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办事、服务机构,将能为协会成员解决问题,消除企业发展的障碍。

  

亮点解析

  协同发展  京津冀文化行业组织首次联手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会框架合作协议》,通过信息共享、活动交流、项目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咨询服务、人才培养等方式,为三地文化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发展的平台。

  此次三地协会联手,从行业组织角度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尚属首次,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根据协议内容,三地将建立文化产业行业组织联席机制,在文化产业信息交流、开展文化企业跨区域合作、维护会员企业投资兴业的合法权益,联合举办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彼此优势互补,形成发展合力,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金融支持  超200亿元专项融资保驾护航

  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来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支持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首都文化产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将为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提供不低于20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以及“绿色优惠价格”、“绿色审批通道”等服务。

  未来,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将支持会员企业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参与完善投融资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文化与金融、文化与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以研讨会、推介会、对接会、讲座等形式,促进会员企业在项目对接、推介洽谈、合作交流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

  在魏鹏举看来,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保驾护航的意义非常显著,为文化企业建立起一定的保障机制和相应的风险分担作用,有利于企业协同发展。

  

  为产业谋发展  为社会创效益  为会员服好务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及众多文化企业。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后,将凝聚力量、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积极为文化企业搭建好交流展示、信息共享、合作发展的平台,做好政府、文化企业和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承接起政府职能转变、文化改革发展的责任,以服务文化企业、推动产业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政府与产业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沟通渠道,切实为产业谋发展,为社会创效益,为会员服好务。作为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首任会长,今后将与协会同仁振奋精神,竭尽全力,积极努力,为促进首都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尽一份力量。

  成立大会是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一个新起点,在中央有关部门,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民政局和北京市文资办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团结一致,奋发有为,助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壮大文化产业规模,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地协作

  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

  副秘书长陈国栋:以服务企业为主避免同质化竞争 

  京津冀三地签署合作协议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此前北京市文资办、天津市委宣传部、河北省委宣传部已经联手做过一些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此次首都文化产业协会成立及京津冀三地之间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信息共享、项目对接、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为文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三地的文化产业协会作为社会团体,会从企业入手,着重从服务文化企业、服务文化单位的角度多举办一些合作交流活动,并结合三地的城市定位,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恶性竞争。

  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张雪燕:三地融合将产生更大的交流渠道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搭建了一个京津冀三地互助合作的大平台,协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能够保证今后京津冀三地的合作步入常态化。合作的领域包括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演艺交流等方面,下一步,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将与首都文化产业协会、天津市文化产业协会组织本地文化产业参展商互相推送,扩大文化领域的交流范围。此外,三地还会有一些新的合作和开拓。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对三方市场都是一个很大的拓展,三方融合下会产生一个更大、更宽的交流平台。未来将把河北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文化产品等推送到北京、天津市场。也可以把北京的京戏、工艺美术大师等,天津评戏、文化企业等请到河北来。

  

金融护航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

  副行长张展:加大对协会成员企业资金扶持

  北京正在实施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同时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中也包括了文化中心这一项,所以工商银行一直在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目前,工商银行已在信贷业务、结算业务等方面帮助文化企业建设和发展,其中信贷业务就已提供近百亿元的融资,为400多家文化企业提供融资上的服务。此外,工商银行也帮助有实力、有品牌的文化企业在市场上直接融资、直接放贷,同时也为一些企业进行创新的融资方式,比如理财融资、信托融资、股权融资等。此次,文化产业协会中的很多成员企业已与工商银行进行了长期合作。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副行长许宁跃:金融将积极主动为文化产业服务

  文化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其轻资产、重创意、抵押难特性更加明显。近年来,各类文化企业发展很迅速,这些成长中的文化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此次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将为文化金融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目前,金融资源和文化创意资源的对接存在不对称的情况,文化产业具备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少、无形资产多等特点,多层次的合作渠道能带来更广阔的产业发展。未来,北京银行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服务的进入也为文化企业建立了更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还需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以此促进金融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文企互助

  北京东道品牌创意集团

  董事长解建军:“铺路人”带动行业连纵发展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过去,由于缺少一个统一的联盟与发展阵线,因此企业之间都是单独作战,而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则为文化企业搭建起一个有效交流的平台,会员单位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的行业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政府的扶持获得更多协作发展的机会。其次,京津冀三地文化企业的加入,也将为会员单位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特别对北京的文化企业而言,天津、河北协会的加入,可以将三地市场进行有效整合,帮助文化企业壮大。

  尚巴(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董事长薛运达:协会使独立企业发挥集体力量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的成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因为过去北京所有的文化企业都是相互独立的,而协会则将这些企业逐渐捆绑为一个大家庭,且这个大家庭里有各种各样的成员,从而可以相互形成有利的补充,同时让我们能更加融合。此外,协会的成立及京津冀三地的合作,也能使之成为一个大学校,每个企业都是对方的老师,同时也都是学生,相互学习到新的东西。除了大家庭和大学校外,这也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它还是一个小诊所,当某个企业找不到相关政策或发展方向,又或是内部发展面临一些问题时,协会以及成员单位之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企业帮助,出谋划策。

  

  首都文化产业协会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监事长单位名单

  (一)会长

  孙安民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

  (二)副会长单位(28家,排名不分先后)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集邮总公司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文化投资发展集团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    北京东道品牌创意集团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    北京首都机场广告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    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完美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    尚巴(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耀莱国际影城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华奥信客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盛世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体育之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山水文园集团    北京畅游时代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三)监事长单位

  北京华流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陈丽君 郑蕊/文 陈伟/摄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