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怀柔“SOHO农民”的创意营生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高两河的村民正在制作中国红瓷器

  艺术+山村=?创意+农民=?在京郊怀柔,答案不只是催生出农民增收的新产业。依托区域内的影视文化产业、原创艺术等创意产业,越来越多的怀柔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加入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潮中。曾经寂静而美丽的怀柔小山村,因为艺术和创意的注入而沸腾起来,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尚新概念——“SOHO农民”。北京商报记者日前从怀柔获悉,目前怀柔已发展15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村,吃上“文化饭”的怀柔“SOHO农民”已有5000多人。

  “山村创造”享誉海外

  “淡墨画线、重墨勾勒、矿物质颜料上色、烧制模板、拍图纸复制版样,细描上色,最后工人批量生产……”在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高两河村彩绘厂里,刘天蓉正有条不紊地忙着勾画瓷器上的花纹图案。据她介绍,目前厂里生产的中国红各种瓷器已达几百种,销售一直供不应求,更有许多外国客商不远万里慕名前来订购。

  从事陶瓷制作几十年的刘天蓉就是高两河本村人,1980年高中毕业后来厂工作,还曾在中央美院进修学习。仿古瓷的绘制类似于国画工笔,十年前工艺会更加复杂。而之前的她,曾是纯粹的农村家庭妇女,成天围着锅台转,用她的话说就是“镚子儿没有,日子过得没奔头儿”。可现如今,她可是这一行当的“大姐大”之一,每年工资收入几万元。更让人羡慕的是,厂子就在村里,每天上班就像在家“办公”一样,刘天蓉被形象地称为乡村“SOHO嫂”。

  刘天蓉说,相比真正的都市白领,虽然没有鲜亮的装扮,但这些乡村里的“都市白领”却享受着“SOHO一族”的清闲自在。

  走进高两河村彩绘厂,宁静的村落里,刘天蓉和她的同事们一笔一画、一丝一缕、一锤一作,正在认真地工作着。“我们的工作看起来有些刀耕火种、简单粗糙,但是手工艺的生命力,却在这里得到延续与传承。”刘天蓉话里透出对中国红瓷器的热爱。

  彩绘车间的布局和北京国贸CBD里普通的大办公间并无两样,亮堂堂的落地玻璃,每人一个格子间。不同的是,坐在桌子前的多是附近村子里的中年农村妇女,桌上的办公器具是琳琅满目的画笔和颜料。车间里很安静,工人师傅有的在比对颜色、有的在拓片,偶尔有来回打笔的声音——彩绘用的矿石颜料大多用水和油调制,有时候颜料会凝滞在笔端,必须来回利用手和手腕力量,把颜料控出来,称之为“打笔”。

  “高两河村彩绘厂已有34年历史,瓷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灯座、托盘、钢笔,甚至还有西方人的复活节彩蛋。2014年APEC会议让怀柔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厂子专门烧制了‘日出东方’模型骨瓷灯具,到现在都一直热卖不断。”厂长高林荣也是一位地道的农村妇女,为了从事自己喜爱的陶瓷艺术,多年前她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去过江西景德镇学手艺。在高林荣眼中,她们制作的瓷器“贴近生活,符合百姓需要”,这才是器物的定位。

  和小彩绘厂大多是年轻人不同,在操作间里忙活着的人大多40-50岁。正在上色的杜景春一边忙活,一边对北京商报记者说:“不出村就能把钱挣,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却轻而易举实现了。”

  影视城边上的新老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高林荣、刘天蓉等“陶瓷SOHO”不同,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附近的村民,则靠着影视城,走出了一条特别的“演艺”之路,并因此发家致富,吃上了“影视饭”。

  在几百部影视剧作品中出演各类角色,这样的演员在全国也没有几个。杨宋镇张自口村50多岁的郭克兴,就是其中的一人。“出道”20年,他已在《大宅门》、《卧虎藏龙》等150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不同角色,成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农民“大腕儿”。

  回想起自己的“艺术人生”,郭克兴到现在都不敢想象:过去还是一名“满脑袋高粱花”的农民,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演员。进入他的QQ空间,空间名字上赫然写着“特邀演员——郭克兴”,打开QQ空间相册,里面是他与诸多演艺界名人的合影:郑伊健、张国立、王刚……“这些都是我在拍戏时认识的。”郭克兴说,“和我合作过的每个导演和演员都夸我‘有戏份儿’,演技不比专业演员差”。

  “每场戏要用什么演员、要求什么年龄段、需要哪些服装、要结算多少工资等等,一切后勤事务都归我管。片场里经常在同一时间开拍不同的戏,哪里需要我就得立刻去哪里。”作为一名“群头”,老郭永远是拍戏现场最忙的人之一。老郭笑着说,因为跟很多导演、制片方都很熟了,筹备的新戏如果在影视基地拍,他们会提前打电话过来。掐指算来,《康熙微服出访》、《铁齿铜牙纪晓岚》、《布衣县令》等多部国内知名影视剧作品中的群众演员都是他找的。

  如今,他不仅与许多制片人和导演结为朋友,还自己注册办起了影视文化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人”,每年能带来几万元收入。

  郭克兴并不是个案,在杨宋庄、张自口等村,农民家家户户也都有“演员”。农民农忙种地、农闲拍戏,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千余名“农民演员”在戏中饰演各种不同角色。

  离张自口村不远的仙台村,陈博宁一家三代五口人都“触电”了,靠当群众演员干出了名堂。“从家往北走500米就是星美今晟影视城和中影基地,占着这点‘地利’,才有了‘触电’的机会。”陈博宁说。

  涉足影视圈,陈博宁完全出于偶然。几年前,坐落在村口的星美影视城拍摄电视剧《保镖》,他在戏里当了二十几天镖师。一天,剧组拍摄计划突变,人手不够,要陈博宁赶紧回村把闲在家里的兄弟们都找来,剧组按每个人1元钱给了他介绍费,这便是陈博宁的第一笔中介收入。

  渐渐地,他成了飞腾制作公司专职的群众演员领队,每天工资涨到30元,最多时一天曾带全村100多人去演戏。后来,陈博宁建起了群众演员大院,提供住宿,介绍演员上戏,妻子也辞了工作来帮忙。如今,陈博宁和妻子都考取了文化经纪人资格证书,还注册成立了影视经纪公司——鑫星嘉艺,将影视业当成了后半生的职业。

  5000多人已成“SOHO农民”

  同样是京郊乡村“SOHO一族”的时尚农民,可从事的创意营生却大相径庭。

  桥梓镇新王峪村的赵翠芳,是位“80后”,她吃着另外一道“文化饭”。结婚不久就生了孩子,她以为几年内都不可能外出打工挣钱了。哪知道,就在前几年,她在家跟前儿的一个陶艺工作室给陶艺家刘胜利打下手“打”出了工作。

  印坯子、揉泥、合成模子……随着手艺日渐成熟,她现在一个月已能挣2000多元。“在家门口制陶艺,既照顾了孩子,也可以挣钱,这可是让城里人艳羡的美差啊。”对赵翠芳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她感到十分满意。随着更多陶艺工作室入驻村里,如今的新王峪俨然已变身为陶艺村,50多名像赵翠芳一样的乡村嫂足不出村“陶”零花儿,都成了“SOHO族”。

  “有了创意‘坐庄’,再依托各村浓厚的地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拉动怀柔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必将给农村带来更多新的创意营生。”怀柔区文委主任夏占利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怀柔农村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转型。

  截至目前,怀柔区已发展红庙灯笼村、沙峪口画家村、新王峪陶艺村等15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村,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产业。目前,在文化创意产业专业村里吃上“文化饭”的怀柔“SOHO农民”有5000多人。“这个趋势将来只会有增无减。”夏占利说。

  怀柔区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打造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特别是AEPC会议落户怀柔,为怀柔的休闲旅游、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产业的升级发展拉开了新的序幕、奠定了新基础。

  “怀柔有发展文化、科技产业的良好基础。在科技方面,怀柔拥有中科院怀柔科教产业园、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端资源,使怀柔具备了发展科技研发、纳米材料等高端产业的优势;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怀柔规划完成了5.6平方公里的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也已揭牌,同时天达国际时尚服装创意中心、中影二期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怀柔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计划,怀柔将依托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优势,加快打造彰显国家水平的文化科技新区。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通讯员 温来生

  小贴士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即单独办公、家里办公,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的新型工作方式。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