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冰雪产业2022年力争收入400亿
“2022年全市冰雪体育产业收入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80亿元。”北京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昨日在出席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16-2022年)》(以下简称《意见》)新闻发布会时表示。与此同时,多项鼓励北京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措施也全面出炉。
2022年收入将达400亿
孙学才介绍,“2022年北京市体育产业收入规模达到400亿元左右,实现增加值80亿元左右”的这一目标是以2013年的冰雪体育产业规模(约为56亿元)为基数,以2013-2022年这九年期间每年20%的增速测算,并将举办和筹备北京冬奥会期间促进体育消费的整体规模综合在一起得出的。
对于目前北京市冰雪体育产业的规模,市体育局产业处处长邓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5年北京冰雪体育产业的规模约为100亿元,其中雪具、雪板以及造雪机、压雪车等大型机械设备的代理销售约占到市场的七成左右,雪场的门票销售以及培训收入仅占市场规模的三成。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表示,随着冰雪运动这项亚文化运动的普及,以及中国冰雪产业参与人数的提升,未来这种消费占比趋势会逐渐发生转变。
冰雪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根据规划,北京到2022年将新建室内冰场16座、室外滑冰场50片、嬉雪场地30片、规范提升现有22座滑雪场软硬件水平。其中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引导具备改扩建条件且市场运营较为成熟的滑雪场扩大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远郊区适度新建1-3座滑雪场。孙学才表示,雪场的升级改造工作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去发展建设。渔阳滑雪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姚宝东坦言,目前公司正在制订向度假区进行转型升级的计划,除了住宿、餐饮外,还将丰富其他的娱乐业态。
商业性场所鼓励非高峰低价开放
根据规划,未来政府将推动各级各类冰雪健身场所安排一定时段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商业性冰雪健身场所在非高峰时段低收费开放。
姚宝东表示,目前雪场的错峰优惠有两种,一种是平日优惠,一种是雪季末的优惠,两种优惠幅度均为50%。“季末优惠是根据经营情况以及雪质进行判断,有些雪场甚至免费,但是免费通常指门票,而这会通过其他途径补回来。”姚宝东透露。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未来政府方面还将在体育场馆设施运营、公益健身服务体系、群众性体育比赛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范畴内,安排专项资金购买冰雪运动服务。市体育局副局长陈杰向记者坦言,“如果有合适的项目,会采取点对点的方式进行逐步推进”。
政府将探索体育消费一卡通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将探索推行体育消费一卡通,发行冰雪体育消费券。姚宝东认为,实际上目前滑雪场本身已经在做具有储值功能的消费一卡通,消费者在进入雪场后可以在卡中存入一定的金额,用于在餐厅、雪具店内的消费。“如果未来体育消费一卡通是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同时具有金融、消费、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的情况下,雪场是非常支持的。”
孙学才还透露,体育消费一卡通未来将围绕京津冀冰雪产业战略联盟进行具体运作。邓旭表示,去年京津冀三地相关主管部门已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初步确定了冰雪旅游产业合作的方向,今年三地将会共同研究并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明确各地以及各有关部门的职责。
何文义认为,旅游和体育本身是可以融为一体的,所推行的体育消费一卡通未来应该与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京津冀旅游一卡通等产品相结合,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可以在发行方面进行细分。北京商报记者 陈杰 张致宁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