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数据库
北京市数据库

DCT变速器的北京岱摩斯印记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北京商报

  2001年,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在通州台湖呱呱坠地;五年后,它被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眼下,“十三五”已经开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站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又一个十字路口,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正用“双创”为引擎,疾驰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高速路上。本报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474家企业中,遴选出颇具代表性的12家企业逐一走访,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勾勒出一个厚积薄发的产业园区轮廓。而这也正是北京转身的鲜活写照。

  它不仅是通州区外资企业的纳税状元,也即将成为韩国本土外首家具有生产现代、起亚汽车DCT变速器能力的企业;它不仅正从一个传统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变身为一个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高端制造型企业,也是北京市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光机电基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缩影。它就是北京岱摩斯变速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岱摩斯”)。从它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统工业园区的转身,更感受到了一个园区与企业共依共存、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氛围。

  从生产制造到研发实验室

  还有不到7个月的时间,北京岱摩斯的四期厂房就将建成投产。这座占地2.6万平方米的厂房投资额达到9亿元,全部生产DCT变速器,这是推动汽车节能减排的一项先进技术。将安装在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的多款车型上。根据计划,四期工厂按照年生产能力45万台设计建设,今年9月投产后产量将达到10万台左右,年产值约在10亿元左右;明年的产量将达到25万台,可实现产值25亿元,利税达到2亿元,并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增加20万台产量。

  据北京岱摩斯副总经理孟佑永介绍,今年下半年投产的DCT变速器由北京岱摩斯和韩国现代岱摩斯合作研发。目前,此款变速器只有韩国的一个工厂在产,北京岱摩斯也即将成为在韩国以外惟一一个生产此款先进变速器产品的工厂。

  “这也是我们自2003年在光机电基地建厂以来最大的一次转型升级。”孟佑永表示。此前北京岱摩斯主要生产手动挡变速器和汽车零部件,年产73万台变速器,主要为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汽车供货配套。

  从成熟、技术含量较低的手动挡变速器到国际领先的DCT变速器,改变的不仅是生产线与产品这么简单,而且是技术研发的突破与产业布局的重构。以技术研发为例,新的产品构想也推动了变速器研发实验中心的破茧,北京岱摩斯也迈进了名副其实的高端制造。

  立项审批省出180天

  北京岱摩斯是韩国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韩国现代汽车株式会社、韩国起亚汽车株式会社、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2004-2013年,公司十年销售收入累计达到180亿元,连续被评为通州区纳税百强企业,是通州区外资企业的状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岱摩斯的总占地面积已达到了20万平方米。到2017年,最早的一期工厂将进行升级换代,二期、三期工厂也将逐步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

  说起在光机电基地的发展,孟佑永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京岱摩斯四期工厂于去年下半年才开始立项,按照公司的部署今年9月就要建成投产。熟悉流程的人都知道,一个项目的立项审批正常的时间约为一年。如果这样北京岱摩斯四期工厂按期投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生产线上的汽车等不了,市场等不了。于是,北京岱摩斯找到光机电基地管委会,由光机电基地管委会出面协调各项流程,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立项审批。目前四期工厂正在有序推进中。

  一个园区变身一座城

  北京商报记者还从北京岱摩斯人事部部长王德才口中听到,管委会协助了北京岱摩斯完成电力设备扩容,支撑企业文化的建设……除了对企业本身的帮助与支持,还对区域优质环境进行打造。

  最让王德才感慨的是,这十几年来光机电基地的风貌变迁。因为是负责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所以王德才对员工的生活很是“在意”。“最开始,我们的员工非常‘省钱’,有的时候一个星期一分钱都花不出去。现在不一样了,周边的商场、超市、饭店开得越来越多,员工下班后的生活也丰富起来。虽然现在挣钱比那时多了,但钱反而不够花了。”在王德才看来,光机电基地正变得越来越像一座城市。

  看到了园区的“努力”,企业在稳定、快速发展后也在反哺地方、回报社会。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岱摩斯在次渠中学设立了每年3万元的奖学金,支持优秀的贫困学生;每年固定到台湖的养老院、孤儿院慰问、捐赠物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社会公益活动。一个园区与企业共依共存、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氛围已氤氲在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事实上,北京岱摩斯的故事仅是光机电基地15年创新发展的街角一隅。光机电基地成立于2001年7月23日,属于国家级开发区,2006年1月正式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4年,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北京桥头堡的光机电基地也正构建着“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如今,光机电基地中的工业园区影子已渐渐褪去,西部总部经济聚集区和东部现代制造业产业聚集区两大产业格局的轮廓已更加清晰。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推荐阅读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