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北京餐饮风云人物
邢颖 全聚德集团总经理
变革创新拓展新市场
2015年是全聚德在“经营突围、机制翻墙、发展增力、管理精细”的总体工作要求下,抓重点求突围,破难点谋发展,创亮点增效益,全力推进集团公司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在深化品牌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涉足新业态、探索新模式、触电“互联网+”、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等方面取得成效,经营效益取得恢复性增长。2016年全聚德将顺应餐饮市场新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升级,提质增效,加速市场化、专业化改革进程;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确保2016年实现恢复性增长;坚持走“品牌+资本”的发展道路。同时适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快创新步伐,涉足新业态,拓展新领域,以效益为核心,强化集约化管控模式;以商品和顾客为核心,全面提升两大核心能力;以变革创新为驱动力,拓展新市场;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动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周延龙 东来顺集团总经理
“产品年”加快成果转化
2015年是东来顺集团践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以“产品年”为核心,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大力调整经营管理措施,开拓企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亲民、低价产品创新,迎合市场及消费需求,借助线上线下多渠道形成规模效应,实施“小善计划”,切实将产品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提升。截至目前,东来顺集团在全国拥有近150家餐饮门店,其中直营门店20余家,特许加盟门店120余家。2016年东来顺集团将继续推进“产品年”工作主线和“小善计划”的成果转化,加大“互联网+”与多渠道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尝试以消费者需求和渠道平台特点定义产品开发的工作思路,形成助推产品销售的新优势。研究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满足消费需求和投资盈利最大化的商业模式。
贾飞跃 华天饮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深挖老字号品牌优势
2015年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在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模式,深入挖掘品牌优势及潜力,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取得了销售、利润、员工收入增长均超过10%的良好业绩。庆丰包子铺目前在全国16个城市已拥有连锁店350多家。同时庆丰沈阳生产配送中心、北京顺义第二配送中心建设工作也接近完成;新创了3个快餐品类品牌;集团公司与第三方达成合作,完善企业食品安全体系,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此外,集团公司建设移动OA系统;庆丰总部、配送中心的连锁OA平台系统上线;庆丰远程督导系统与现场督导相结合,构成综合质量监管体系;2016年,华天集团将以客户为中心,专注产品和服务品质,确保2016年实现恢复性增长。
贺光启 呷哺呷哺董事长
关注顾客体验和需求
刚刚过去的2015年备受瞩目,呷哺呷哺更加注重顾客的体验、需求,在7月正式推出外送业务“呷哺小鲜”。同时,全面开通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快捷结算方式。借势而为,呷哺呷哺2015年度实现销售收入24.25亿元,同比增长10.1%;税前利润3.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7%。2015年新开餐厅100家,布局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1个省市近50个城市,餐厅总数超过550家。2016年呷哺呷哺将全面开展“呷哺小鲜”外卖业务、呷哺呷哺2.0餐厅升级以及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呷哺呷哺将继续立足在将快速休闲火锅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以满足集团整体的、长期持续的增长。未来五年呷哺呷哺力争门店达到1000家,业务规模达百亿元,继续朝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呷哺呷哺的信念而奋斗。
赵莉 北京肯德基总经理
以创新提供更好的体验
2015年,肯德基在很多方面做了创新和尝试,跨界合作BAT,从联手百度地图推出“肯德基虚拟餐厅”、“甜蜜中国”,到联手阿里开通支付宝支付随机立减,肯德基拉近了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距离。去年底,北京肯德基还开通了银联闪付以及WOW会员和手机自助点餐服务。新的一年,北京肯德基将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做好线上线下协同,让点餐更容易、服务更便捷,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除了线上的售卖更便捷,肯德基的门店选址也将更多样化,门店装修布置更具个性和主题性,带给消费者更多不同的新体验,以实现饭店餐饮业持续发展。
尹晓非 永和大王总经理
工匠精神打造认真美味
从1995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餐厅到今天,永和大王在全国已开设了超过300家餐厅,永和大王一直坚持从“消费者出发”,务实发展,明确定位为“台式风味的中式快餐”。这样的品牌定位使得企业前进步伐更清晰、更聚焦,进而不断完善对系统、产品等各方面的优化,并最终希望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永和大王更是紧跟发展趋势,开拓多渠道发展:专业外送服务品牌“大王送”、与众多P2P订餐平台合作、开发品牌加盟业务等。展望未来,永和大王作为中式快餐的先驱者会坚持认真做美味,努力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中式快餐品牌。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视频等内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